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娘子送我上青云 > 第667章 要不要请示一下老师?

娘子送我上青云 第667章 要不要请示一下老师?

作者:佳若飞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9-28 11:10:58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甘州这里的鱼塘工程进展地还算是顺利,只是卫宁府就不行了。

正如先前王录事所说,那卫宁府知府是谢大儒的门生,如今又有谢阔在中间捣乱,所以卫宁府鱼塘的进度并不理想。

事实上,若非是有安西都护府的人盯着,那位知府大人是压根儿不想管的。

如果不是因为人力和财力有限,柳承恩是想着直接建一座水库出来的。

若是有了水库,还怕什么老天爷?

可柳承恩也清楚,对于甘州和卫宁府这样的地方来说,即便是有水库,也只是起到可以缓解的作用。

归根结底,这里还是要种植一些抗旱的农作物才是正经。

否则,就算是有大水库,如果真赶上了三年大旱,那也一样没辙!

这场雨下地不大,而鱼塘当时的选址就是在村子,或者是镇子上地势最低的位置,所以雨水收集起来的还是很快的。

饶是如此,可是塘里的水尚不足半塘。

柳承恩叹了口气,也罢,总比不下雨要好吧。

这场雨多少还是可以缓解一下地里的灾情。

至少,地不再是干巴巴的了。

柳承恩对于甘州这边的效果还算是满意,可是到了卫宁府一看,当即大怒。

知府虽然是谢大儒的门生,可是官职到底是在这里摆着的。

因为卫宁府在大兴朝算是一个中下等,所以卫宁府的知府的官职并不高,正五品。

和甘州的知州是一个品级。

只是卫宁府比甘州在占地范围上要稍微大一些,所以历任的知府都是自视高人一等的。

当然,也仅限于在西边。

知府被柳承恩骂了一个狗血喷头,然后怒斥他务必在十日内将所有的引水沟渠弄好,并且平时也要安排人负责清理和维护。

如果下次来再发现有什么不合章程的地方,那这个知府也别做了!

这还真不是危言耸听,身为安西都护府的长史,柳承恩还真有这个权利。

大兴朝的长史类官员,还是握有实权的。

不管是亲王府的长史,还是都护府的长史,那是绝对地可以操控底下人命运的。

要怪,就怪这位知府太自以为是了。

总以为有谢家做靠山,行事便肆无忌惮了。

孰不知治理甘州和卫宁府这两地,那是去年就被上报到了御前的。

可以说皇上人虽然不在此处,可是这里的关于民生的政令告示,皇上那可是一清二楚的。

当天晚上,柳承恩就被气得发了好大一通火,晚饭也没吃。

李幕是跟着柳承恩一起去的。

因为年纪小,又是故意穿的粗布衣裳,所以没有人会认为他就是那位从京城发配出来的小殿下。

清川带着他退出来,又叮嘱小厮再去灶上给煨一碗肉粥,一会儿给大人送进去。

“元宝,怎么回事?”

“别提了。老师弄的鱼塘的计划,甘州这边一切都是处置地极为妥当,而且老师昨日出去巡视,对于甘州的种种表现也都很满意,咱们都知道,这修建鱼塘的本意也就是为了蓄水,以备不时之需。可是今日去了卫宁府,那发现那里的鱼塘虽然挖好了,可是引水沟渠却无人看顾,有的都堵了。所以老师才会发这么大的脾气。”

清川这才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当初在北安州时,咱们年幼,只以为老师是无所不能的。如今再看,这底下的人若是不配合不听令,也着实难办。”

李幕也有些犯愁。

“我想给父皇写封折子,把这里的事情一五一十地都上报。我也不是针对谁,只是这明明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却生生被一个蠢货给耽误了。因着他一己之私,却是连累了卫宁府的全府百姓,这岂非是大罪过?”

清川比李幕年长一岁,可也不过是个少年郎,哪里懂得这么多?

“真要写?要不要先请示一下老师?”

“不必了。”李幕此时表现地倒很是果断,“事关民生大事,那便是国家大事,我有责任让父皇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

清川眨眨眼,“你的意思是那位谢司马的事情也要写进去?”

“那是自然!什么传世名家,呸!出来的尽是一些心思卑劣,言行污浊之辈,着实令人恶心!”

清川一想也行,干脆就跟着他一道回去了。

孙旗仍是跟在了李幕身边的,得知主子要写奏折,自然也提醒了一句,言词莫要太激烈了。

孙旗不知小殿下来此处的真实原因,只以为是惹怒了皇上,这是生怕小主子再引天子之怒呢。

清川在一旁帮他磨墨,两人有商有量的,很快就写好了奏折。

“孙旗!”

李幕将折子放入一信封中封好,“你连夜启程,务必要将这信亲手送到父皇手中。”

“是,殿下。”

这上面可是写了不少谢家人的坏话呢,可不能让别人瞧见了。

柳承恩那厢气地半夜睡不着觉,越寻思越觉得应该有一个得力之人调过来才好。

可偏偏却无人可用。

李信远在北安州,上任时间太短,皇上不可能同意将他调过来。

至于安崇明,先前江大人在信中已经说明了,他被留在京中任职。

这才刚定下来呢,再外调,说不过去。

他有心将林涛调过来,可是他们是姻亲关系,又恐惹人非议。

总而言之,就是有些束手束脚了。

柳承恩自己也明白,如今做事比以前胆小了许多,更准确地说是谨慎了许多。

没办法,他还有一家老小呢。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大概已经猜到了皇上的用意,这种时候,就必须是一步一步地走稳才好。

否则,一旦落人口实,就极有可能会影响到小殿下。

这可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所以说,有了软肋,便等于有了弱点,有了对方可以攻击你的耙子。

柳承恩哪里知道,自己带了几年的小殿下,竟然已经往京城递折子了。

而柳承恩更想不到的是,皇上收到折子之后,竟然会在朝堂上大发雷霆。

没有指名道姓,可是大家心里都明白,卫宁府的知府一职,怕是要换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