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我在明末有套房 > 第一一六章正名(四更求订阅)

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一一六章正名(四更求订阅)

作者:tx程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19 16:07:0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一一六章正名

太阳毒辣辣的,虽然已经接近落山,依旧热得让人难受。

卢象升的心情更加难受,作为北直隶有名的产粮区,大名府的粮食收成,可是直接会惊动京城里的大人物。

虽然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事实上,大名府的旱情还没有到让人绝望的地步,毕竟大名府的水源是丰富的。

大名府有漳河、卫河、卫运河、滏阳河、洺河、留垒河;老漳河、沙河、马颊河等大大小小二十八条(段)河流在大名府境内流过,全旭东墙脚下的那条夹沟河,就属于马颊河的支河之一。

现在河水的水位虽然下降,不过对于灌溉而言,还是足够的,只是这些士绅们控制着主要的河流,他们不愿意放水灌溉,这让卢象升非常忧心。

在他好说歹说之下,终于有几个士绅高抬了贵手,要不然,卢象升真准备动动雷霆之怒了。

来到全旭的田地境内,这才发现,全旭的田地似乎没有受到旱灾的影响,麦苗已经长了一尺多高,郁郁葱葱,非常喜人,还有许多奇怪的庄稼,也都翠绿喜人。

卢象升有些感慨:“一路走来,就数他地里庄稼长得最好了!”

“全公子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卢象升是一个正直的官员,他与那些不作为的官员可不一样。

久旱无雨,他心急如焚,千方百计安抚百姓,组织抗旱救灾,结果成效都不大,老天爷不肯帮忙,说不下雨就不下雨,他能怎么办?没想到一个毛头小子居然不声不响的把生产搞得有声有色,他不禁感慨后生可畏。

就在这时,他的目光落在远处的田地里,还有不少人拿着一根根管子,朝着庄稼喷水。

这让卢象升非常奇怪,他指着那些浇地的百姓:“调头,快!”

马夫急忙调头,朝着正在浇地的百姓走去。

全旭的浇灌田地采取科学的计算,比如说像玉米地,那就每亩地一次浇灌十到十五方水,而麦子则是六到十立方水,反正浇地的工作也不是很累,拿着管子,浇就是了?

卢象升来到田边的时候,全旭也随后赶到了。

“卢大人,走去府上喝杯茶,这鬼天气,实在是天热,我那里有准备好……”

不等全旭说完,卢象升指着地里的水管道:“你这里哪里来的水?”

“哦,这个啊”

全旭笑道:“我找人打的井啊,我打了一千多口井,可没少花钱!”

这话全旭倒是没有说谎,虽然钻井机和设备是他买过来的,不过打井可是技术活,不是随便一个地点都可以出水。

全旭这边是找了几个打井的师傅,利用柴油机钻井,速度更为快一些,为了方便取水,哪怕大名府的平原平均海拔三十多米,全旭的机井普遍深度在八十到一百二十米深。

一口井成本约合三四千。

“那个浇地的东西?”

“是抽水机!”

全旭一脸遗憾的道:“西洋人的洋玩意,挺好用的,就是有点贵!”

卢象升一听价格贵,就长长叹了口气。

西洋人可是只认钱,不认人,他们的东西,想买需要有钱。

可关键是,卢象升还真没有钱。

全旭眼睛一转,顿时有了主意:“卢大人,是不是想打井?这事简单,反正就是出些力气,我这边有十几个工匠会打井,我可以命他们去给卢大人打井!”

卢象升没有应答,他指着地里长着的红薯秧苗道:“这是何物?”

“红薯啊!”

全旭指着红薯秧苗道:“卢大人有所不知,这可是好东西,耐旱,产量还高,一年可以收割十几次,不仅可以用来喂牛、喂猪、也可以用来炒菜,味道还不错,如果产量还富裕,还可以用石灰沤烂当绿肥,种上几百亩,好处多多啊,要不这样,咱们今天就吃这个红薯秧?”

全旭的话,让杨陆凯异常尴尬,喂牛、喂猪的东西居然给卢大人吃,是什么意思?

卢象升倒是对这种东西有了一些印象:“这就是番薯?”

“对,就是这种东西!”

全旭转身望着三娘道:“三娘,你学着我的样子,摘点红薯秧!”

其实,红薯秧种下去之后就可以摘一部分秧苗,并不会影响产量,这种植物,主要依旧根系繁殖和生长。

随着第三根和第四根发叉没几天,这样的红薯叶既嫩,又脆,非常爽口。

“别,别!”

“卢大人不用担心,这样不会减产,这东西比麦子和稻谷要皮实,只要不连根拔起来,就不会影响产量!”

不过,卢象升还是担心影响产量,只让三娘摘了几斤。

其实,卢象升只是担心全旭的地没有水源,事实上,除了夹沟河,全旭的地还真没有其他河流,夹沟河的水流量虽然不小,不过却远远无法满足十五万亩土地的浇灌。

好在,全旭自己早已有了应对之策,这也让卢象升松了口气。

卢象升看着麦子的长势不错,笑道:“你这麦子不错,每亩少说也有两石收成吧?要是大名府所有的麦田都能有这个收成,何愁老百姓填不饱肚子?”

全旭撇了撇嘴,两石,不就三百六十多斤吗?

这产量算个屁啊,放在二十一世纪只能算是欠收了,怎么还跟见了宝似的?没见识就是没见识!

卢象升看着另外一边蔫蔫的麦苗,只有巴掌高,与全旭的麦田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好奇的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全旭不以为然的笑道:“其实非常简单啊,及时灌溉,及时防治虫害,肥料也跟上,做到了这几点,一般都能有一个好收成了。”

卢象升与杨陆凯面面相觑。

这也叫简单?很不简单好不好!就说灌溉吧,现在旱情严重,农民只能用肩挑,用车运,把水送到田里,累死累活也浇不了几亩田,那点水刚拨下去就不见踪影了!

至于肥料……

这个就更别提了,在后世,人们粮食多了,可以养猪、养羊、养牛、养马,畜生多了,粪便就多,现在的粮食,连人都不够吃,拉不出屎,更别说畜生了,说多了都是泪啊!

“及时灌溉,防治虫害,肥料跟上,这几条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一点都不简单!”

卢象升苦笑着,指了指田边来回运输水管的大车道:“那个东西是你搞出来的吧?”

“我可做不出来,都是花钱请工匠们做的!”

全旭耸耸肩:“打好水井,抽水浇地,其实也不算难,不过代价就是大了点,眼下百姓穷啊,他们连牛都养不起,都别提打井,买机械了。”

“是啊!”

卢象升道:“这可怎么办?”

“除非!”

“什么!”

“把地收回来!”全旭苦笑道:“统一管理,这样才有资金应对灾害,只是农民恐怕不会乐意!”

卢象升以为全旭有什么好办法,谁知道他居然出了一个馊主意。

收了农民的主?

这话就好不要说出来,要不然,农民会发疯的。

全旭说得不错,其实个人农民就是因为力量小,他们没有应对灾难的能力。

就像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会告诉你,越是有钱人越喜欢买保险,这话其实是毒鸡汤,真正的有钱人,绝对不会花钱买保险。

因为,没有什么东西是真正保险的,而且保险并不保险,通常都是在玩文字游戏,理赔困难。

真正买保险的主力军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大都市中产阶级。

卢象升观看着全旭的田地,直到天色变暗,这才跟着全旭回到全氏大院。

全旭知道卢象升的为人,并没有给他特殊照顾,一盆土豆炖鸡肉,一盆红烧鸭肉,外加一碗西红柿鸡蛋汤,一盆小葱拌豆腐。

全旭陪着卢象升吃完饭。

卢象升这才郑重的望着全旭道:“之前你不是说要开银行吗?怎么现在没了动静?”

全旭这才恍然大悟,卢象升的真正目的居然是这个。

全旭苦笑道:“这不,钱都用来买地,又是打井,又是抗旱,我还在盖房子,没钱了!”

卢象升叹了口气道:“百姓现在太难了,他们要是再不抗旱,今年可就全完了!”

全旭想了想道:“卢大人,虽然我也困难,不过再困难,也比百姓好过一些,银行的事情,我会尽快开门营业,只是怕……”

“你怕什么?”

“我是怕那些大名府的士绅们,又弄什么妖蛾子!”

“本府面前,还容不得他们放肆!”

“卢大人,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更何况,他们还有前科!”

正所谓,会叫的孩子有奶吃,全旭了解过明朝的乡兵团练,其实卢象升在成为兵备道之前,一直指挥的就是大名府的乡兵团练。

全旭这是向卢象升要一个名号,这样以来,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铸造火器了,不用藏着掖着。

卢象升倒没有想过全旭会造反,只是想着他应该是想要提高银行的护卫,毕竟全旭可是被周楚袭击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并不奇怪。

卢象升沉吟道:“你可自筹步弓箭社,设甲十,弓箭两百张!”

“社”和“会”明朝乡勇乡勇团练武器存在的普遍形式,甲二十五人设为一小甲,十小甲既二百五十人为一总甲。

虽然二百五不好听,全旭反而不在乎了,有了这个名目,全旭就可以统领十甲,二百弓箭手了,他笑道:“半个月内,我的全氏银行就会在大名府营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