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宋维扬郭晓兰 > 214【植树】

宋维扬郭晓兰 214【植树】

作者:王梓钧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6-13 18:20:3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整个1995年和1996年的上半年,中国企业的口号是“收复失地”。一些成功了,一些失败了,还有一些浑水摸鱼做大了。

三株口服液的吴老板,当初做出的未来五年计划是:“1995年销售额达到16亿—20亿,增长速度为1600%—2000%……1999年以50%的增长速度,争取达到900亿元的销售额。”

乍看是不是像做白日梦?

然而,第一年的计划已经达成,三株口服液去年的销售额确实突破20亿元。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某名校毕业生非常纠结地考虑:“我现在有两个选择,是该去当副县长呢,还是该去三株公司做地区销售经理?”

不是笑话,是真事儿。

去年底,《财富》杂志首次将所有领域的公司纳入500强评选范围,张总立即非常高调地宣布:“海尔的目标是在2006年进入世界500强。”

此言一出,“收复失地”的口号再次得到升华——我们不光要赢得国内抗战,还要走出亚洲冲向世界,争当世界五百强!

于是,做家电的喊着要进500强,做地产的喊着要进500强,做餐饮的喊着要进五百强,做保健品的喊着要进五百强……进五百强,成了无数中国企业的远期目标。

中央政府和学术界也跟打了鸡血一样,制定出“抓大放小”的策略,全力扶持那些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企业,把它们尽快送进世界500强,这成了一项国家经济建设的目标。并且,国家还将挑选海尔、宝钢、长虹等多名种子选手,成为中国企业冲刺世界500强的先头部队。

1996年由此成为中国企业史上最激情四射的年份,国家经济腾飞,企业收复失地,然后朝着世界500强的目标迈进。

大宇老总的自传《旷世伟业》,正版盗版都卖脱销了,官员谈“大宇模式”,企业家谈“大宇模式”,媒体也在谈“大宇模式”。无数集团和公司,张开大嘴疯狂并购濒临倒闭的国企,而政府为了甩包袱,也积极鼓励这种做法。

于是就出现这种普遍现象:一家资产只有几亿元的企业,业务却横跨地产、医药、家电、服装等十多个领域,背负着巨额贷款,学习韩国大宇公司打造“航空母舰”。

狂飙突进!

企业家们不再想着好好的做产品、做渠道、做市场,而是不停的贷款、贷款、再贷款,兼并、兼并、再兼并,一口吃成大胖子,摇身把自己变成庞然大物。

疯了,全都疯了,包括各级官员。

黄市长也被这股风潮所影响,竟在三月底找到杨信和宋其志,想把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市县级国企,打包卖给喜丰公司和仙酒集团。这完全相当于半卖半送,价钱低得吓人,而且政府还帮忙善后,甚至是帮忙联系贷款。

宋其志、杨信、郑学红、陈桃等人全都心动了,白捡啊!

郭晓兰强行压了下来,先去监狱里跟丈夫商量,又打电话跟儿子沟通。

宋维扬连忙在电话里告之杨信和宋其志,吃多了会撑死,别被糖衣炮弹诱惑了。于是,仙酒集团只答应收购啤酒厂,而喜丰公司则收购了市里的包装箱厂。

政府为啥迫切的想把国企卖掉?

因为实在撑不下去了,全国国企的平均负债率已经超过80%,负债经营的同时,每天还在坚持生产。而这些国企产品又无法赢得市场,往往是从生产车间直接运往自家仓库。全国几百上万千的国企员工都要吃饭,政府无力喂饱,只能寄希望于企业兼并。

政府白送,企业白捡,双方皆大欢喜。

在这种集体疯狂当中,只有少数企业家看到了危险。经历了生死蜕变的王石头,在公司内部刊物上写道:“新兴企业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扩张的时机,现在对‘无产者’来说是个机会……他们干不好无非还是一个‘无产者’。但对那些80年代末、90年代初创立的企业来说,现在不是扩张的时候,要控制自己。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国家都管不了(国企),你怎么管?”

而像王石头这种清醒者,往往被人嘲笑:你看那个傻子,白捡的东西都不要。

等到明年亚洲金融风暴,这些“暴食者”大都要把白食吐出来,吐不出来的就等着被撑死,很难消化!

……

3月10日,周末。

阳光明媚,春风扶暖,还有两天就是植树节。

复旦大学的操场上,100多号志愿者整装待发,手里拎着水桶,以及从其他企业单位借来的铁锹。

宋维扬肩上也扛着一把铁锹,笑呵呵的举起来说:“出发!”

刘子染学姐站在旁边各种拍照,不出意外,她毕业后将进入报社当记者,或者是进入政府宣传部门。关于复旦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一系列文章,让刘子染在盛海传媒界小有名气,《文汇报》甚至提前向她发出了实习邀请。

不止是刘子染,志愿者协会的其他干部也得到锻炼和发展。

比如去年寒假组织支教活动,报名者有48人,实际支教者只有23人。这些人分为六组,由社团报销来回路费,自己解决生活费,前往四所不同的山区小学支教。

要实现做策划和预算,要联系当地教育部门,要跟村民和干部打交道,还要在山里吃得了苦。每一个环节,都能锻炼志愿者的能力和意志,当他们走出校园踏入社会,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财富。

还有这次植树活动,100多号志愿者,分别前往公园、广场、林场、烈士陵园、铁路和河道沿线植树。社团只提供树苗,剩下的都需要各小组自己解决,不仅要联系植树地点所属单位,连铁锹都要自己想办法去借。

社团的大小干部们乐此不疲,他们在服务社会同时,自身也受益无穷。

“叮铃铃!”

自行车铃声汇聚成清脆悦耳的曲调,宋维扬蹬着踏板在车流中前进,树苗绑在屁股后面,车大杠上侧坐着女朋友,大家一起唱着《阳光总在风雨后》高声欢笑。

一个小时过去,宋维扬来到火车站,招呼众人下车。

早就跟铁道部门联系好了,大家先提着桶去接水。把自行车交给车站工作人员看管,然后抬着水桶、提着树苗,步行40分钟来到荒凉的铁路沿线路段。

“就是这里了!”

铁道部门也有参与,他们组织了50多个职工,跟复旦的大学生志愿者们一起植树。这事儿可以拿来宣传嘛,拍照写文章发机关内刊,顺便再寄往报社露一露脸,政绩说不上,反正能涨面子。

“当当当!”

林卓韵手执铁锹弄了好几分钟,只挖了个浅浅的小坑,甩着膀子说:“这里的土好硬,地下全是石头。”

“我帮你刨。”宋维扬笑着蹲下。

都是些大大小小的石块,估计是当初修铁路时留下的。宋维扬徒手刨了一阵,便让林卓韵挥舞铁锹,两人合作很快挖出个植树坑。

“不要把土踩得太紧,都板结了。”

“水不能浇这么多,会把树苗涝死的!”

“坑挖深一点,太浅了。”

“……”

铁道职工里有懂行的,来来回回逡巡指导,而志愿者们也嘻嘻哈哈的互相嘲笑。

“哐哐哐哐哐!”

复旦大学志愿者协会的旗帜,就插在铁路边上,一辆火车驶来,旗帜迎着烈风飘扬。

火车靠窗的乘客们,都用好奇的眼神看着他们。有看过志愿者新闻报道的,见了那面旗帜,顿时把手臂伸出车窗挥舞,大吼道:“同学们,辛苦了!”

“不辛苦!”

“朋友,一路顺风!”

“哈哈哈哈……”

铁路沿线一片笑声,临近中午的时候,个个都又累又饿。

大家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布单,铺在地上当野餐布,又把吃的往上面乱扔。鸡蛋、水果、面包、馒头、饼干、罐头……五花八门,也不分是谁的,反正拿到就吃,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得热火朝天。

一个女生啃着果子站起来,笑着大喊:“同学们,我们分成两组,来一场赛歌会怎么样?”

“好!”众人轰然响应。

郊外的春天,歌声飞扬。

铁道职工的领队干部,看着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不禁感叹:“年轻真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