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宋维扬郭晓兰 > 458【奇怪的收藏家】

宋维扬郭晓兰 458【奇怪的收藏家】

作者:王梓钧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6-13 18:20:3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樊剑川,出生于西康的晋省人,当过知青,做过军人。老三届的军校生,毕业后在军医大当老师。当了八年老师,他又去从政,34岁成为地级市的(常务)副市长。

副市长仅做了两年,樊剑川就选择辞职。他辞职不是响应号召下海创业,而是因为他喜欢搞收藏,副市长的工资完全不能支撑这个业余爱好。为了赚钱,他在当副市长期间,甚至悄悄跑去夜市摆摊,被认出来立即引起全城轰动,他宣称这是在亲身体会市场经济。

辞职之后,樊剑川借钱跟朋友合伙开公司,全家蜗居在出租屋内,女儿甚至只能睡沙发。七年时间过去,现在樊剑川的房地产公司,已经排进全省私企前15名,胡润去年排百富榜明显把他算漏了。

樊剑川终于有钱有时间搞收藏了,他收藏的不是古董字画,而是闪着寒光的刺刀,狰狞丑陋的防毒面具,冰冷坚硬的钢盔,残破的战地日记……一切跟抗战有关的物品,都在他的收藏范围之内。

十多年的收藏生涯,他的藏品堆积如山,去年就在申请创建抗战博物馆,可惜迟迟得不到有关部门审批。

在另一个时空,又过了好几年,樊剑川的抗战博物馆终于建成了。他甚至还建了地震博物馆,汶川那头名叫“猪坚强”的猪,就养在樊剑川的地震博物馆里。

别人搞收藏是为了风雅为了升值,樊剑川却到处修建博物馆,每年因此负债7000万元,几十亿的身家也经不起他这样造。听说他还提前写好了遗书,让妻子在他死后把他的皮剥下来,做成一面大鼓放在抗战博物馆前。

宋维扬笑道:“樊老板,你在全省商界可是有名得很,大家都知道有个市长出身的房地产商,天天不务正业,到处捡垃圾来收藏。”

“这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樊剑川摇头苦笑。

宋维扬说:“我倒觉得是好事,中国的房地产商有好几千,但决心创办抗战博物馆的只有一个。”

“这话我爱听。”樊剑川乐道。

宋维扬说:“等你从日苯回来,我想去参观一下你的藏品。”

樊剑川说:“没问题,欢迎你来参观。我只想快点通过审批,把抗战博物馆建起来,让更多的人来参观我的藏品。”

“对了,我记得有一面死字旗,你或许可以去找找看。”宋维扬突然说。

樊剑川道:“我知道,真正的死字旗已经遗失了,当事人凭记忆复制的死字旗,现存在北川文化馆展出,我还专门去拍过照片。”

“可惜了。”宋维扬遗憾道。

樊剑川感慨道:“是啊,很可惜。你不知道,我第一次见到死字旗的时候,泪水一直在眼眶里打滚儿,那种来自心灵的震撼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现在我都还能背出死字旗的完整内容。一张白布上写着大大的‘死’字,右边是‘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左边是‘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父手谕。’

坐旁边的沈思突然插话道:“这是真实的事迹吗?我第一次听说。”

樊剑川点头说:“真实的,那位死字旗的当事人,八年前因病去逝。可惜直到老人去世之后,我才听说他的事迹,无缘能够当面拜访一次。”

“他一定是个战斗英雄。”连一向沉默寡言的洪伟国都开口了。

樊剑川如数家珍道:“这位老先生的故事很精彩呢,无数次死里逃生。由于他入伍前当过老师,能写会算,分管全连的后勤军需。有一块银元因为缺损没发出去,他就放在衣服口袋里,闲暇时候就拿出来把玩消遣。一次全连冲锋,老人腹部中弹,战斗结束之后才发现,棉衣和银元都被打穿了,连银元带子弹全都打进了肉里。这位老人家很快当了连长,在洞庭湖率部阻击一个中队的渡水日军,歼敌100多人,还缴获三艘钢艇,获授战区甲级勋章。”说着,他又唏嘘道,“可惜啊,老人家的晚年生活有些不顺。”

宋维扬默然。

洪伟国道:“樊老板这么喜欢收藏抗战遗物,你当过兵吗?”

“当过啊,”樊剑川笑道,“我76年的兵,退伍之后正好碰到大学复招,于是又去报考了军校。”

洪伟国说:“那你是老班长。”

宋维扬解释说:“这是洪伟国,我的保镖,以前当过侦察兵。”

樊剑川说:“那你比我厉害,侦察兵都很牛逼,我就当了三年义务兵。而且我是近视眼,征兵体检的时候,我靠作弊过关,结果还是被刷下来了。当时身板太弱,做知青被饿晕两次,体检时根本跑不动。”

“那你怎么当上兵的?”洪伟国好奇道。

樊剑川笑道:“我跑去找当时的征兵首长,给他吹笛子、写书法。首长一看我有文化,就点头说:‘行,你小子来吧。’就这么当了两年半的义务兵,部队突然就被调去打自卫反击战。”

“樊老板还上过战场?”洪伟国肃然起敬。

“不是那么回事儿,”樊剑川摇头道,“我当时连遗书都写好了,就想着杀敌报国,结果只在边境线上放了几枪,没有杀到一个敌人就撤了。然后莫名其妙被调回原驻地,等到三年服役期满,直接退伍了事。说起来,我好羡慕那些真刀真枪跟敌人干过的战友。”

两个退伍军人越聊越嗨,开始讲起部队的趣事,甚至还拿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部队伙食做比较。

“当时国家穷啊,部队里也穷,”樊剑川笑着说,“炊事班的猪油经常被偷,馒头用刀子划开,把猪油塞里面,就跟现在的汉堡包一样。”

洪伟国说:“我们那个时候也这样干啊,训练太狠,没油水,只能偷猪油打牙祭。”

“我也是当兵的。”隔着两排座位的乘客突然插话,自然而然的加入聊天队伍。

宋维扬反倒被晾在一边,但也不觉无聊,听这些家伙聊天挺有趣的。

下了飞机,宋维扬递出名片:“樊老板,以后你建抗战博物馆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来找我,我能帮忙肯定尽量帮。”

“多谢了。”樊剑川笑嘻嘻的把名片收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