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宋维扬郭晓兰 > 513【百事可乐在崩溃】

宋维扬郭晓兰 513【百事可乐在崩溃】

作者:王梓钧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6-13 18:20:3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进入崭新的2001年,如果说有什么喜讯,那就是百事可乐自己跟自己打起来了。

百事(中国)宣布鲁省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百事(鲁省合资公司)表示不认同。于是,百事(中国)和百事(鲁省合资公司),双方围绕着青屿市场展开价格战,两家生产的可乐彼此厮杀到白热化状态,把行业内外的所有人都看得一脸懵逼。

与此同时,百事(中国)逼迫百事(西康合资公司)的中方投资者撤股。双方谈判破裂的情况下,百事(中国)大幅提高可乐浓缩液价格,并不准百事(西康合资公司)生产除可乐以外的其他百事饮料。

百事可乐在中国的业务由此四分五裂、一塌糊涂,各级代理商更是被搞得晕头转向,甚至都不知道该从哪个厂子拿货。

在另一个时空,百事可乐经过多年的渠道建设,在中国隐隐有超越可口可乐之势。就因为这一系列瞎比操作,直接把自己给玩崩了,迅速被可口可乐甩出几条街。

而现在即便有喜丰搅局,百事公司依旧这么干了,因为其美国总部想要吃独食,不愿每年把大量利润分给中方合资者。

这一切的源头都是中国即将加入WTO,逐渐放宽各领域的投资限制。以前洋可乐不准内销,接着可以内销但有限额,取消限额后又提高了合资建厂的数量,到现在洋可乐终于能够在中国独资建厂了。

百事总部那些人就想啊,既然我能在中国独资建厂,为什么还要继续搞合资呢?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饮料行业,比如东信手机就属于合资品牌,一切技术都由摩托罗拉提供。现在摩托罗拉直接发出最后通牒,要么中方让出股份,要么摩托罗拉撤资清股,中方选择了第二个方案,于是东信手机变成了真正的国货。

再过几个月,日苯松下甚至向媒体证实,要把松下在中国的50家合资公司全部独立。

各行各业的跨国企业,都在通过各种办法逼退中方投资人。因为他们以前搞合资是被政策限制,现在政策突然宽松,他们贪婪的嘴脸一下子就暴露无遗。

而为什么面对喜丰公司的不断紧逼,可口可乐没有选择轻举妄动,百事可乐却要拼了命寻求独资呢?

因为百事可乐在中国的业务太混乱!

90年代初,百事可乐为了在中国快速扩张,采取了一种非常粗放的发展模式,这个隐患将一直持续到许多年后。

百事跟中方的合作分为三种,即合资、合作、特许灌装。这些合资公司当中,有的属于中方控股,有的属于百事控股,有的甚至百事公司没有股份(只提供可乐浓缩液赚取利润)。而管理方式也五花八门,有的厂子中方负责经营,有的厂子百事派员管理,有的厂子百事承包经营,还有的百事和中方各派一名总经理。

可以说,管理、营销和渠道都一片混乱。

原则上,百事可乐在中国的厂子是划区的,一个区的产品不能卖到另一个区。但中方投资人为了赚钱,可就不会顾及那么多,比如西康合资公司是百事在中国的最大灌装厂,西康生产的可乐居然销售到东北。而东北的股东和地区经销商就不乐意了,于是各种促销变相打价格战,经常自己人跟自己人打起来。

而且为了扩张渠道,当年全国的合资厂商联合起来,把百事可乐的渠道返利提得很高。加上营销管理上的混乱,百事可乐在中国三分之一的合资企业,陆续出现亏损情况。

被授权灌装的厂子更搞笑,这种灌装厂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只购买百事可乐浓缩液进行生产。于是他们就开始搞歪门邪道,购买本土的杂牌可乐浓缩液,灌装之后贴上百事可乐的标签进行售卖。

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中国突然政策松动,说可以在中国独资建厂了,百事可乐怎么还按捺得住?

至少西康省的合资公司必须掌控,因为那是百事可乐在中国最大的生产基地,贡献了百事在华利润的30%以上。

用不了多久,百事就会把西康合资公司告上法庭,由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法庭进行判决,中方因“不配合检查”和“跨区销售”败诉,百事公司趁机掌控了西康合资公司。这桩官司被称为“中国加入WTO第一仲裁案”,其实中方的罪状并不属于违约,百事公司是钻了当时中国的法律漏洞。

五年之后,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涉事官员被捕,就是此人提出把案件交给瑞典法庭仲裁的!

不管怎么说,百事公司的独资进程,让百事可乐更加混乱不堪。

唇亡齿寒,兔死狐悲。

西康合资公司的悲惨遭遇,让盛海合资公司内心发凉。这是百事可乐在中国的第二大生产基地,盛海的中方投资人直接联合15家百事灌装厂,召开新闻发布会跟百事公司对刚。

双方把狗脑子都打出来了,搞得满地鸡毛,百事可乐的市场占有率一落千丈。

此后数年,百事在中国的合资公司都不怎么赚钱,甚至一半以上陷入持续性亏损。中方投资人纷纷选择退出,百事可乐顺势出钱接盘,就这样以两败俱伤的方式逐步独资化,从此百事可乐的中国业务渐渐转好。

而可口可乐就要稳得多,在中国只有四大合作商,即中粮、太古、嘉里和中国国际信托。其中,可口可乐和中国国际信托的合资公司,专门生产雪碧和芬达,并不涉及可乐产销业务。

嘉里再过几年就会被可口可乐给甩掉,中粮也会陆续卖厂给可口可乐。若非后来中国碳酸饮料市场急速萎缩,估计可口可乐还会完全甩掉中粮和太古,最终实现在中国业务的完全独资计划。

“我准备来个全国性的可乐大促销活动。”杨信贼兮兮笑道。

宋维扬说:“完全可以,就算不能一拳把百事打死,也要把百事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这就叫,趁他病,要他命!

喜丰公司的反应速度最快,接着可口可乐也来插一脚。双方都趁着百事的内乱,疯狂促销蚕食市场份额,几个月时间就把百事搞得欲仙欲死。

而百事总部依旧死不悔改,宁愿巨额亏损、销量锐减也要寻求独资——因为中国业务实在太混乱,百事不独资不行,这等于是在割肉去脓,三五年之内别想缓过劲来。

等到今年秋天,有机构统计中国碳酸饮料市场份额:可口可乐公司为38.6%,喜丰公司为33.1%,百事可乐公司暴跌到13.8%,健力宝只剩下4.5%,还有10%的市场被各种杂牌子瓜分。

彻底变天了!

按照另一个时空的轨迹,只有等百事合资公司严重亏损,百事中国趁机接盘独资之后,疯狂请明星打广告才能重新站稳脚跟。

但喜丰会让百事中国活过来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