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宋维扬郭晓兰 > 564【知识论和方法论】

宋维扬郭晓兰 564【知识论和方法论】

作者:王梓钧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6-13 18:20:3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90年代开始泛滥的东西,很多后来都被定性为非法,比如:电视卫星天线。

最早的电视卫星天线,是一个类似雷达的玩意儿,民间非常形象的称之为“卫星锅”。这种“卫星锅”在农村地区遍地都是,因为传统天线的信号接收能力太弱了,来来去去只能收到几个台,装了“卫星锅”之后就能收到几十上百个台。

“卫星锅”在城里也挺多的,把锅子放在阳台上,朝着南边进行调试即可。

伴随着有关部门的严厉打击,“卫星锅”开始朝“隐形卫星天线”发展。这种进化版本体积更小,锅子直径只有30厘米,两三百块钱就能送货上门包安装。甚至,还有那种几千块元的高质量锅,附赠专门的解码服务,技术员定期上门解码,可以收看境外的成人羞羞电视节目。

这种卫星接收天线屡禁不绝,直至数字电视普及才开始自行消亡,但在农村偏远地区依旧还有生命力。

莫晓蝶是一个17岁花季少女,读初二的时候家里安装了卫星锅。从此之后,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做作业,做完作业便守在电视机前雷打不动。她最喜欢的就是Channel [V],这个音乐频道整天都在播放好听的歌曲,隔三差五便能见到四大天王、绿巨人、张信哲等港台巨星。

渐渐的,莫晓蝶不再满足于音乐节目和明星八卦,她开始关注一些更高端的文化、政论、新闻类节目。

凤凰卫视自然是首选,那里的主持人穿着时髦洋气,观点大胆前卫标新立异,这些都是内地电视台不可能见到的。

“快去睡觉了,明天还要上课!”老妈已经催了好几次。

莫晓蝶说:“马上,再等一下,我把《锵锵三人行》看完就睡觉。”

“电视,电视,整天就知道看电视,你下学期就高三了!”老妈依旧在喋喋不休,而且径直走向电视柜,似乎是要强行把电视关掉。

“不要关,今晚请了宋维扬!”莫晓蝶大喊。

刚洗完澡回屋的老爸,突然停下脚步问:“谁?”

莫晓蝶说:“中国首富宋维扬。凤凰台上个星期就在做节目预告,今晚的《强强三人行》有宋维扬!”

老爸连忙跑到沙发上,跟女儿并肩坐下:“先别关电视,我也看看,宋维扬上的节目可不多。”

老妈顿时就无语了,气呼呼的自己回房睡觉。

片头音乐很快过去,主持人窦闻涛说完开场白,镜头拉开出现两位访谈嘉宾。

“真的是宋维扬,还有马嘉辉,他们两个都好帅啊!”莫晓蝶显得颇为激动。

老爸嘀咕道:“宋维扬是挺帅的,马嘉辉都快40岁了,哪个地方跟帅字能沾边?”

莫晓蝶说:“人家那叫有型!”

节目里窦闻涛已经开始介绍:“今天很高兴请来了中国大陆首富宋维扬先生。嘉辉,跟首富坐在一起录节目,是不是感觉有些不同?”

“是的,我感觉自己对面坐了一座金山。”马嘉辉调侃道。

窦闻涛又侧身对宋维扬,嬉皮笑脸说:“宋先生,本来今天的陪聊是梁文道,他临时有事走不开,我就把嘉辉叫来了。你不会介意吧?”

宋维扬说:“没事儿,反正都没我帅。”

窦闻涛道:“嘉辉年轻时候很帅,公认的靓仔,他有个外号叫‘文坛梁朝伟’。”

宋维扬说:“梁朝伟听了肯定想打人。”

“哈哈哈哈!”

电视机前的莫晓蝶突然爆笑,她笑点很低,而且特喜欢高端人士的这种冷幽默。

三人在那儿瞎扯了两三分钟,窦闻涛突然说:“宋先生前段时间搞了个金牛商学院,你的初衷是什么?”

宋维扬道:“两个目的。一个是为大陆的老板们提供深造平台,一个是培养更多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金牛商学院第一期的学生里面,喜丰公司和神州科技的高管有四个报名。”

马嘉辉突然插话:“其他大学的课程不行吗?”

宋维扬说:“不一样。清华北大,包括我曾经就读的复旦大学,好几年前就办了MBA班,也有普通的工商管理专业。但这些都主要传授理论知识,并且以西方翻译教材为主,严重脱离了商业实践。金牛商学院则不同,我们理论与实践并重,一些教材是自行编撰的,包含国内许多经典商业案例。另外,每年都有不少实践课程,直接带学员去国内的公司企业。”

“功夫须在事上磨,这是王阳明的原话。理论不能脱离实践,”马嘉辉说,“所以宋先生是王阳明的信徒?”

“哈哈,”宋维扬笑道,“你是看到了金牛商学院的校训?”

马嘉辉说:“文涛给我看的,现在大陆网络上好像讨论很热烈。”

窦闻涛突然拿起一沓打印稿:“何止热烈。天涯论坛里有篇帖子,已经在网上掀起王阳明热潮。这位网友在文章里说,近代亚洲有很多成功人士,都是王阳明的心学信徒。我来读其中一段:‘1905年,日苯军神东乡平八郎,率领装备劣势的日苯舰队,大败沙俄海军,天皇为其举办庆功宴。在一片夸赞声中,东乡平八郎高举一块腰牌,上面写着七个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假的,”宋维扬说,“这是国人臆造出来的谣言,而且造谣时间很近,也就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吧。”

“假的吗?”窦闻涛愣了愣。

宋维扬道:“真正深入研究阳明心学的人,都该知道东乡平八郎没说过这种话,至少正规文献史料上没有相关记载。东乡平八郎的另一句话我倒是印象深刻:如果你的剑不够长,那么向前跨一步。”

马嘉辉说:“但日苯明治维新时期,确实有很多军政高层信奉阳明心学。”

宋维扬点头道:“不错,民国那位蒋校长,也在30年代搞了一波王阳明造神运动,听说他对王阳明的崇拜就源自于日苯留学生涯。”

窦闻涛说:“网上说,金牛商学院的校训,彻底暴露了宋维扬是心学信徒。宋先生,这句话对吗?”

《锵锵三人行》的录播室很简陋,啥装饰物品都没有,就一张桌子三把椅子,桌上还放了三杯红酒。

宋维扬端起红酒品了品,歪着脑袋说:“这谈话气氛是不是太正经了,不像你窦闻涛的风格啊,到现在为止你都还没开过黄腔。”

“哈哈哈,”窦闻涛大笑,“得照顾嘉宾情绪嘛,我怕宋先生会不适应。”

宋维扬道:“按你的路数随便搞,我就是来跟你开黄腔的,不然就去许大美女的《名人面对面》录节目了。”

马嘉辉突然说:“一般而言,文涛只会对女嘉宾开黄腔。”

“那真是很抱歉,我的生理性别影响了你的即兴发挥。”宋维扬道。

窦闻涛立即把话接下:“为什么要强调生理性别?我的心理性别也很健康,暂时对男人不感兴趣。所以,咱们还是聊些正经的吧,金牛商学院的校训是:通术、驭势、合道,后面还有一句‘知行合一,方为根本’。你能具体阐述一下吗?”

宋维扬说:“通术、驭势、合道,其实跟阳明心学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来自于法家。韩非子的核心思想,其实就是术、势、法三者合一,这里的法不单指法律,而是指规则与制度。在企业家的养成当中,我把‘法’延伸为‘道’,于是就有了金牛商学院的校训。”

马嘉辉说:“所以,这个校训是法家思想与阳明心学的集合体?”

“对,是一个集合体。”宋维扬点头道。

“那我就要请教一下了,”窦闻涛颇为好奇道,“在我的印象当中,法家好像就是**律的吧,坚持以法治国,跟当时的以德治国相对应。”

宋维扬道:“不是以德治国,而是以礼治国,什么都讲一个‘礼’字。是礼节的礼,而非道理的理。这里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是齐法派,主张术、势、法、礼并用,基本礼教还是要遵循的;而与其对应的秦晋法派,则抛去了礼教,只重视术、势、法。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相隔万里。齐法派保留了礼,等于法不上大夫,而且亲情大于法律,推崇亲亲相隐。秦晋法派抛弃了礼教,等于是不论贵贱,也不论亲疏,一切以规则与法律行事。”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窦闻涛道。

宋维扬纠正道:“是贵族犯法与庶民同罪,天子与诸侯王不在其中。因为所有的法家,都是跪舔诸侯王的,乐于给诸侯王当狗,而且是专门去撕咬贵族的猎犬。秦国能够一扫**,就是有法家打根基,有墨家做辅助。”

马嘉辉对阳明心学有些研究,但他对法家还真不了解,直接选择闭嘴聆听。

如果换成其他嘉宾,窦闻涛是不会任由其发挥的,毕竟节目时间有限,说得差不多了就会把话题拉回来。但宋维扬比较难请,而且来头很大,内容再枯燥也会有观众听,窦闻涛乐得让其多说一些,大不了后期再来剪辑,或者是剪成上下集分开播放。

扯了一会儿法家,窦闻涛又问:“金牛商学院的校训说:知行合一,方为根本。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阳明心学是校训的核心?”

“是的,”宋维扬道,“我承认自己推崇王阳明。”

窦闻涛怕冷落了马嘉辉:“嘉辉研究过王阳明吧?”

马嘉辉点头道:“我跟李敖是忘年交嘛,李敖又是湾湾人,从小受的教育就是把王阳明视为圣贤。我开始研究心学,也是受到李敖的影响。我20岁第一次见李敖,他请我在餐厅里吃牛排。80年代初期的弯弯,请一个人吃牛排是很高的待遇,我当时的经济状况又很差,所以我对那顿饭印象很深刻。李敖对我说:‘嘉辉啊,你现在还很年轻。你要坚持一个理想,为了理想冒险付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么多年来,我看到很多人面对现实,放弃了理想,或者是逃避了理想。只有我李敖没有放弃,继续斗。’这段话其实就有很强的心学特点,王阳明从小就立志,一生都在坚持自己的理想。”

窦闻涛说:“我第一次知道王明阳,是课本上关于他格竹子的故事。以我对心学的理解,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是从万物中获得理,而王阳明是在顿悟中发现心即理,所以他说‘吾性自足’。王阳明的格物,从客观探寻转向了内心探寻。这在当时程朱理学盛行的情况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因为程朱理学把一切都定死了,你应该做什么,你必须这样做,你对理也只能这样理解。而王阳明想要挣脱这种束缚,就必须从内心找答案。”

“对,”马嘉辉附和道,“阳明心学冲破了当时理学的意识形态,这个非常不容易,而且对我们当代人也有很大启示。”

窦闻涛说:“但我总觉得心学太过晦涩笼统,而且各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同样信奉心学的两个人,他们的思想体系或言行举止,有可能风马牛不相及。宋先生是怎么来理解并修习心学的?”

宋维扬笑道:“首先说一句,我不是专业学者,我说的只是一家之言,所以有不同见解的别来找我理论。我觉得吧,《传习录》当小故事看就好,别太较真了,而且有些内容可能是王阳明弟子们胡编乱造的。我研究心学,只了解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再结合他的四句遗言即可。”

马嘉辉立即接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王阳明对心学的总结,已经有点像佛偈了,非常形而上的哲学东西。而且操作难度特别大,需要悟性、毅力、智慧都非常高的人,才能把阳明心学修好。一般人也就随口说说,顶多把这当成追求和准则,所以很多人把心学修成了禅宗。”

窦闻涛总结道:“心学的起点很低,但顶点很高,易学难通。而且王阳明在世的时候,也没制定什么心学体系和修习方法,这就导致心学弟子修出来的东西五花八门,几百年来分成无数派别争吵不休。”

宋维扬说:“其实王阳明那四句话,已经把精髓都说完了。正着念是指导方针,倒着念是修行步骤。”

“还能倒着念?”窦闻涛惊讶道。

马嘉辉也有些惊讶,并且开始沉默思考。

宋维扬说:“正着念:一,天理没有善恶之分;二,人的意识导致善恶出现;三,人们应该致良知,分善恶;四,有了良知就能指导行动。这就是心学的指导方针。反着念:一,通过学习和做事,为善去恶,是为格物;二,经过格物就能深华对善恶的理解,是为致良知;三,致良知到了深层次,可以化恶为善,善恶对错随意转化;四,达到无善无恶的最终境界,即《道德经》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理解为‘合道’。这就是心学的修行步骤。”

马嘉辉拍手赞道:“这个理解妙啊,我一直没想到可以反着念。”

宋维扬说:“反着念这四句,心学其实很好修的。一个人活在世上,鉴于学识、眼界、经验、能力的不足,肯定会做很多错误的事情。但只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就能领悟知识、总结经验、提高本领,这就是格物了。格物致知是一体的,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就能获得对万事万物的真知,这就是致良知。当格物和致知不断凝聚,就可以化恶为善了,最终到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而‘知行合一’四个字,则是说这四句话是统一的,可以同时进行,不断通过学习和做事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实践本领,又用不断提升的思想境界和实践本领来指导学习、做事。做生意也好,做官做学问也好,这些都能运用进去,说白了就是讲怎么做人。善恶也可以理解成对错、利弊,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所以在我看来,心学不仅仅是知识论,还包含了方法论。正念四句是知识论,倒念四句是方法论。而心学的难点在于坚持,行百里者半九十。”

没了,这期节目到此为止。

《锵锵三人行》直接搞成了《百家讲坛》,凤凰卫视决定把宋维扬参与录制的节目,剪辑成上下两集来播出,明天还有第二集。

莫晓蝶最为一个高中生,似乎全都听懂了,但也仅仅是听懂而已。

但她老爸却非常触动,作为一个从基层爬起来的小干部,这位老兄太能理解宋维扬所说的内容。但理解是一回事,自己去做又是另一回事,普通人只需要喊“666”即可,这玩意儿的操作难度太大了。

悟性、智慧、毅力,缺一不可。

而有这三种品质的人,又何必去学什么心学,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能成功。

心学修出来的不是圣人,而是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目标,并为此不懈努力且“不择手段”的人!

心学精通者可不是书呆子,一个比一个老奸巨猾,因为他们的本事都是在实践当中修炼出来的。普通人经常被玩得晕头转向,到最后连怎么被玩死的都不知道。王阳明有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尘世即修行场”,他有个当官的学生,说以后不来听课学习了,会耽误自己的日常工作。王阳明反问道:“工作不就是一种修炼和学习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