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宋维扬郭晓兰 > 606【抓鸟了】

宋维扬郭晓兰 606【抓鸟了】

作者:王梓钧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6-13 18:20:3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朋友之间玩玩而已,不用搞得那么正规,所以宋维扬他们打的是比洞赛。就是大家对着同一个洞打,直到把球打进洞为止,谁打的杆数少就是谁获胜。如果打完一个洞还要继续,那么就以累积的胜负洞数来裁定成绩。

雨润的老总祝逸才笑道:“宋老板是新人,第一杆让他来打,大家说怎么样?”

“对对对,宋老板先来一杆。”新理益的老总刘毅谦起哄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宋维扬笑着拿出1号木(开球杆)。

宋维扬的球技显然不过关,直接把球打出球道落在障碍区,甚至差点就打进了坑爹的长草区。

好在有人比他更惨,新恒德的老总郁国象就很悲剧。这位泼墨门男主角手起杆落,高尔夫球借着风势飞出将近300码,正好落在长草区的边缘地带。由于昨晚下了暴雨,长草区的草变得又长又湿,下一杆都不知道该怎么打了。

“我来!”沈南朋面对两个菜鸟,瞬间自信心爆棚。他确实球技要好些,只飞出球道一小段距离,可惜运气不是很好,高尔夫球居然落进了水坑里。

事实证明,这帮子老板虽然爱打高尔夫,但都勉强比刚上手的新人好些,球出杆后落在哪里完全随缘。

打第二杆的时候,刘永航的球离洞最远,按规则应该他先上。

趁着刘永航击球的时候,孟小平开始给宋维扬出谋划策。球童不止是拎包拿水的,如果击球者是中世纪骑士,那么球童就相当于骑士扈从;如果说击球者是赛车手,那么球童就相当于领航员。

孟小平沿途观察情况之后,跑回来说:“老板,现在距离球洞大概有240码的距离,风向西南,风力有点强。你前方80码的范围内都是障碍区,稳妥起见,可以用中短铁(球杆)击球,把球打回球道之内,下一杆再试图上果岭。当然,你也可以挑战一下,直接用3号木(球杆)功果岭,但这样的难度非常大,即便是职业球员都不一定成功。”

“那就赌一把呗。”宋维扬笑道。

在宋维扬准备击球的时候,孟小平又说:“老板,打这种球,你的姿势有点不对。双手再往下放一点,重心放在前侧身体,挥杆的轨迹不要太陡。今天突然风大,球打太高完全掌控不了。”

宋维扬虽然以前也打过很多次高尔夫,但完全属于门外汉,自然是老老实实听球童指挥。

“刷!”

一杆挥出,高尔夫球飞出的轨迹明显偏了,而且用力过大、击球太高。但妙就妙在此刻有风,被西南风那么一吹,高尔夫球居然偏偏斜斜的落到果岭上。

“好球!”众人齐声喝彩。

这绝不是什么拍马屁,而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属于绝世好球,放在职业赛场也颇为难得。

他们现在打的是500码的5杆洞,听字面意思,似乎一般5杆就能打进。但真正打起来,新手有可能需要100杆才能打进,即便是资深爱好者,运气好也需要打10竿以上,10竿以内的都是走了狗屎运。

宋维扬刚才这个球,如果用打麻将来形容,相当于开局就直接听牌——两杆进洞才算天胡,换成职业球员也属于走狗屎运。

“宋老板,你是高手啊!”沈南朋竖起大拇指说。

宋维扬抱拳笑道:“运气,运气。”

“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郁国象摇头苦笑。他第二杆也没能把球打出长草区,那片草都快淹没他的小腿肚了,一杆打出去,大半的力道都落在草上,竟然只把球打出不足10码远的距离。

祝逸才搓着手说:“看我的。”

他也想学宋维扬攻果岭,煞有介事的摆出专业姿势,还把球击出了旋转弧度,这样落地的时候就不会滚得太远。可惜祝逸才用力过猛,高尔夫球直接从果岭上空飞过,球旋得再好也都白瞎了。

第三杆的时候,宋维扬排最后击球。

在果岭上是可以擦球的,孟小平小心翼翼的做好标记,然后仔细的把球面水渍擦干净。

“宋老板,争取直接抓鹰!”所有人都围过来,而且显得异常兴奋。

那场面,就像一群钓友去钓鱼,突然水里有大家伙咬钩,其他人全跑过来加油助威。胜负已经变得无所谓,他们在这里打一年,也可能碰不到一个老鹰球。

孟小平也非常激动,他当然希望宋维扬能打进,一般情况下客人打进老鹰球,那肯定是要加倍给小费的。但他还是建议道:“老板,一般上果岭之后,职业球员也是两推进洞,直接进洞属于运气好。你这一杆千万要稳住,尽量把球打到靠近球洞,即便这杆不能进,也要为下一杆做铺垫。”

宋维扬突然觉得这玩意儿挺有意思的,他放松心情吐了口气,然后用球杆轻轻一推。

“唉!”

“老鹰飞了!”

众人齐声叹息,都觉得有些失望,就差那么一点点,球擦着洞口滚过去了。

沈南朋说:“我们先停下来,让宋老板继续打。老鹰球没进,打个小鸟球也是好的。”

“对对对。”祝逸才连忙附和。

恭敬不如从命,宋维扬继续推杆,这次终于无惊无险的打进去。

“真的是小鸟球!”

“宋老板牛逼,第一次跟你打球就差点抓鹰。”

“宋老板运气真好,要不我们换三杆洞试试,说不定宋老板能来个信天翁(一杆进洞)。”

“小鸟球千载难逢,宋老板今天必须请客!”

“……”

剩下的球也不打了,借着小鸟球的由头,大家跑去会所嗨皮,顺便把球童们的小费一并给了。

先是喝茶聊天,接着中午一起吃饭。

吃饭过后,刘毅谦突然问:“宋老板对艺术品收藏感不感兴趣?”

刘永航哈哈大笑:“你又在拉人一起搞收藏啊。”

“就你那文凭,跟我差不多,你懂什么叫艺术品吗?”郁国象打趣道。

刘毅谦以前是开出租的,郁国象混得更low,以前是蹬三轮的,两人的学历都不怎么高。

刘毅谦笑道:“我不懂艺术品,但我懂人啊。反正我又不捡漏,只在拍卖行买东西,哪件艺术品最有价值,只看现场有几个是托,有几个真心想买就知道了。”

宋维扬忍不住想笑,上辈子他就知道刘毅谦,这位在收藏界可是鼎鼎大名。

这么说吧,单论搞收藏花掉的钱,刘毅谦可以称得上中国第一收藏家。3.08亿买王羲之《平安帖》,5037万买苏轼《功甫贴》,1.69亿买《十八应真图卷》,10.84亿买《侧卧的果女》,2.8亿买成化斗彩鸡缸杯……这么说吧,自2009年之后,他每年至少花10亿收藏艺术品。人傻不傻不知道,但肯定钱多!

特别是苏轼《功甫帖》,被故宫专家说是开门假的东西,苏富比拍卖行还因此起诉故宫专家,这玩意儿到最后都没搞清楚真假。

而花那么多钱搞艺术品收藏的刘毅谦,自己都承认他没有任何鉴赏力,反正指着最贵的买就行了。他说:“我是开出租车起家的,懂得察言观色,自认为看人很准。有托的拍品就是水货,有人真抢的就是精品,好多人疯抢的就是绝品。”

这位老兄花2.8亿买成化斗彩鸡缸杯,交接过程当中,居然直接用鸡缸杯泡茶喝,当时引起国内舆论的一片热议。

不可避免的,宋维扬被刘毅谦拖去欣赏他的藏品。

刘毅谦指着墙壁上的画,得意道:“这是吴湖帆先生的精绝之作,仿佛12开《如此多娇图》,当时的股价是120万—180万。有个叫张宗宪的收藏家志在必得,结果愣是被我用200多万的天价抢了,张宗宪气得从此不再买吴湖帆先生的作品。”

“什么时候的事?”宋维扬问。

“97年,”刘毅谦笑道,“我有个朋友叫董国强,是匡时国际拍卖行的董事长,他当时说我200多万买画是疯了,这画顶天了能值180万。但我又不差那几十万,能多花几十万买下来,我为什么不买呢?”

宋维扬乐道:“很好,有钱,任性!”

刘毅谦说:“刚开始的时候,我搞收藏是为了赚钱,就跟炒股票一样。但渐渐就上瘾了,现在我只买不卖,我要做的是收藏家,不是艺术品商人。宋老板要是喜欢,我随时欢迎你来参观我的藏品,这种好东西要大家分享才有意思。”

“你好端端的怎么想起来要搞收藏?”宋维扬问。

刘毅谦回忆说:“大概是93年的时候吧,我当时还以炒股为生。有次我去京城收购一家国企的内部职工股,恰好遇到京城嘉德拍卖行的首次艺术品拍卖会。当时宣传搞得好大,我躺在宾馆里看报纸,看到拍卖会的宣传广告。我觉得这玩意儿挺新鲜,就跑去看了,还花200块钱买了本拍品图册。图册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我只听说过郭沫若和李可染,然后我就把他们的作品买下来了。当时一共花了18万,现在至少涨到了100万以上,亏没亏本还真的很难说。”

1993年的18万和2003年的100万,对于商人而言,哪个更值钱确实很难说。

参观完这位老兄的藏品,刘毅谦说道:“宋老板,下次有好东西拍卖,咱们可以一起过去,联手把精品全都吃下来!”

“我有空就去。”宋维扬笑道。

跟这些富豪打交道挺有意思的,乱七八糟什么人都有,至少玩高尔夫球时宋维扬特别愉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