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现言 > 宋维扬郭晓兰 > 640【有钱人的玩具】

宋维扬郭晓兰 640【有钱人的玩具】

作者:王梓钧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6-13 18:20:3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2004年12月1日,搜狐宽频改版完成,用户可以自主上传视频。新浪也紧随其后,跟着推出了新浪宽频,但暂时没有用户上传功能。

为什么是搜狐宽频、新浪宽频,而不是搜狐视频、新浪视频呢?

宽频在弯弯那边就是宽带的意思,但到了大陆地区,宽频的真正含义是“宽带互联网视频”。搜狐把自己的视频网站取名为“搜狐宽频”,等于是在告诉网友,我的视频播放起来非常顺畅,毕竟“宽带”此时属于速度的代名词。

在中国第一个做“宽频”的网站,不是搜狐,也不是新浪,而是十大门户网站之一的21CN。

21CN属于中国电信的全资子公司,做视频网站已经一年多了,并且没有免费内容,全都需要用户付费点播。在盗版视频资源满天飞的年代,这种模式似乎没有市场,但人家的视频付费点播已经接近500万次——虽然没怎么赚钱,但也不怎么亏钱。

此时的腾讯公关总经理,明年就会被挖走,担任21CN市场总监,负责品牌规划和市场运营,后来又升任21CN的副总。这次跳槽也不知道他有没有后悔,反正2007年之后就无此人消息了,一直留在腾讯说不定有机会当个副总裁。

除了搜狐、新浪、21CN这三家大型门户,陆续推出视频网站之外,其实还有一些不正规的视频小网站。

这种规模很小的视频网站,又叫做“DV视频网站”,就跟社区论坛差不多。

第一家DV视频网站叫做三杯水,全名三杯水DV文化网,是几个奉天的大学生搞出来的,聚集了一大群DV爱好者。大家自己用DV拍片子,再用会声会影制作成视频,然后传到网站跟朋友分享。

这些民间DV爱好者,都有一颗当大导演的心。04年就有一位老兄,花了他爹好几万块钱,拍出个DV电影上传到三杯水,不为钱也不为名,只为网友能够由衷的称赞几声。

在搜狐宽频上线的当天,搜狐就公布了一个视频征集活动:我们都是大导演!

不限时长,不限类型,只要你拍的片子不违反国家法律和公共道德,就能上传到搜狐宽频参加比赛。活动为期三个月,由网友投票决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奖金最高10万元,最低1000元。搜狐CEO张朝扬先生,将亲自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

搜狐推出的这个活动还是很吸引眼球的,特别是在三杯水这种DV视频网,DV爱好者们简直倾巢而出,全都拿起自己的DV跑去拍片子。包括这些网站的站长在内,都打算报名参加比赛,导致网站直接没人维护管理。等搜狐的活动结束,这些网站也差不多该关了——反正用户都跑去了搜狐那边,连站长都成了搜狐宽频的知名视频作者。

于是,搜狐视频接到了第一个广告单子——大疆航拍无人机。

汤臣高尔夫球场,宋维扬手里拿着遥控器,又抬头望望天上的无人机,颇为无语的问道:“怎么没有图传系统?”

“你觉得就手里这个遥控器,能接收到高空传来的图像?”郭兵反问。

宋维扬道:“图像无法即时传到地面,那你又怎么确认,无人机拍出的是用户想要的画面?”

郭兵说:“凭个人感觉呗,一次不行就拍第二次。”

“那有个屁用啊!”宋维扬道。

郭兵说:“有用啊,总比租用直升飞机航拍更方便省钱吧。”

宋维扬顿时苦笑道:“我可是前后给了你500万,你就给我整出这种产品?”

“很厉害了好不好,”郭兵说,“我做了小半年的试验,才成功把平衡环接到电机上,既减轻了重量,又节省了成本。这在民用航拍无人机领域,是一个非常大的创举,到目前为止我都卖出去两台了!”

“你真是个天才。”宋维扬哭笑不得,投资500万,耗时近两年,产品投放市场三个月,销售额只有7万多元(每架无人机售价3.6万元)。

郭兵说:“这虽说不是全世界最先进的,但绝对是全世界最实用的消费型航拍无人机。而且我做的飞控系统也很稳定,我还把哈工大计算机系的校友都拉进公司来了,别人因为这个放弃了研究所的工作。”

“你说是,那就是吧,继续努力!”宋维扬拍着他的肩说。

郭兵摊手道:“没钱了。”

“又没钱了?”宋维扬反问。

“本来还有点钱的,在搜狐打广告用了10万,剩下的钱只够下个月发工资了。”郭兵死皮赖脸的说。

宋维扬乐道:“你就是来讨债的,再给你300万总行了吧。”

在如今的消费型无人机航拍领域,无人机和摄影机都是分开的,需要用户分别购买,然后自己做组装。甚至连用来稳定画面的平衡环,都需要在第三方公司购买,然后自己DIY安装上去——专门做运动相机的GoPro,今年刚刚推出第一款胶片机,运动数码相机还得过两年才能问世。

说白了,这年头玩无人机航拍的,那都是一帮贼有钱的技术宅。

售价3.6万元的大疆无人机(含数码摄相机),已经算卖得非常便宜了,其他无人机(不含拍摄设备)动辄售价好几万,稍微好一点的就要卖10万以上。因为现在的主流是单翼无人机,制造成本非常昂贵。

为啥死贵死贵且不好操作的单翼无人机会成为主流,是因为这种无人机更有劲儿,能把更重的东西带上天。偏偏现在的高端摄像设备又很重,绝大部分能用于高空拍摄的摄影机,多旋翼无人机都带不动,就算带上天也容易失控。

郭兵带头研发的这款四旋翼大疆无人机,采用的是当下最轻便的数码摄像机,代价是拍出来的画面会稍显模糊。

你还别说,真有凯子为了参加搜狐视频活动,在看了大疆无人机的广告之后,花费3.6万元巨资买这玩意儿。然后这些凯子一边吐槽拍摄画质不好,一边吹嘘大疆无人机有多方便实用,痛并快乐着。

实用个毛线啊,画面都传不下来,航拍时全靠经验和感觉,经常要反复拍十多次才能满意。

之后整整一年多时间,大疆无人机累积卖出30多台,销售额仅有100万元,而宋维扬对此的投资却高达800万元。许多大疆公司的员工都跑掉了,因为他们觉得留下来没前途,只剩下几个同学还在陪郭兵继续玩。

在图传技术发展成熟之前,消费型航拍无人机都只能算玩具,根本无法扩大市场规模,还得继续亏损好多年才行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