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历史 > 赵煦穿越成燕王 > 第七百零三章 问题

赵煦穿越成燕王 第七百零三章 问题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8-23 23:33:32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回殿下,各郡的兵马司成立后,现在各县的兵马司也相继成立,今后他们将负责义务兵招募,士兵慰劳抚恤以及退役将士的安排等……”

刘福之后,杨丰向赵煦介绍起军中的改制情况。

“此外,自王府亲军南下,又有十万套军装交付。”杨丰最后道。

赵煦点点头。

当下军中,常威负责征战,而杨丰则负责军队的后勤事务。

这后勤除了粮草,军服,士兵的伙食等杂物,也包括了因改制而成立的兵马司。

今后,各郡县的兵马司在每年的招兵季都会将义务兵送往军中训练。

“当下的商贸情况如何?”赵煦又转向杨贺,出口问道。

杨贺眉头轻轻拧着,“由于战事,商贸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其中纸张,布匹,肥皂等大宗商货受到的影响最大,美酒,香水,玻璃等奢侈商货受到的影响小。”

“至于高丽方面的贸易,我们物美价廉的布匹进入其市场之后,迅速击败了本地的手工布匹,现在高丽布行中卖的基本上都是我们的布匹,不过据柴五提供的情报,一些高丽官员正在商议禁止来自燕州的布匹,称这些布匹夺夺取了百姓的生计。”

刘福这时插嘴,“殿下,不仅是高丽,燕州百姓也多有抱怨,说他们辛辛苦苦织出来的布卖不出去了,前几天,燕城附近的村里正还入城,请求停了织布坊。”

“这是大势所趋,他们购买纺纱纺卖的廉价纱线时,可都是夸机器棉纱便宜又好,现在布卖不出去,他们倒是不高兴了。”杨贺摇了摇头,“难道因为他们反对,就要把织布坊全部停了吗?”

“自然不能。”刘福道:“不过,也得想办法给百姓多多想些生计才是。”

说罢,他望向赵煦。

“纺纱纺和织布坊的例子不就摆在面前吗?这就是生计,而且,其他工坊同样可以招募一些女工嘛。”赵煦沉吟了一会说道。

这个问题他早有预料,毕竟当代历史中有满满的经验可以汲取。

当蒸汽机取代人力,蒸汽机车在铁轨上驰骋,当时的人们对此充满恐惧。

这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顶替,也必然导致一些传统行业毁灭。

传统行业的从业者不满也就理所当然了。

不过,他不会受到这些小波折的影响,相比西土二百余年的工业发展,燕州若要短短数年追上来,其变化定然是十分剧烈的。

但他不能不这么做,否则满足了一部分传统利益者的要求,受到影响的将是工业发展。

最终,他们还会被西土的大炮巨舰欺凌。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他的态度十分坚决。

毕竟他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向前眺望,而燕州的百姓们看不了那么长远。

“虽是这么说,不过男子还是不愿意让自家妻妾出来抛头露面。”刘福道,纺织坊和织布坊里的女工多是王府曾经购买的奴隶。

从百姓之家进入工坊的女子少之又少。

“这就是接下来你这个宰相要解决的问题。”赵煦凝声道:“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口,尤其是纺纱坊和织布坊,今后还会有其他适合女工的工坊,必须要改变当下大颂人的一些顽固思想,不如儒学中的一些糟粕。”

根据赵煦的了解这个世界没有孔子,孟子,墨子,但也同样诞生了不少先贤。

其中也有一脉流传下来成为大颂的国学,名字也是儒家。

不过这个儒家非当代的儒家。

毕竟“儒”这个字代指读书人,同名也就很正常了。

不过和当代的儒家一样大颂的儒家同样有许多糟粕。

对赵煦来说,这些糟粕必须抹除,否则大颂的读书人便仍然是儒学的奴隶。

他也不需要儒家帮自己统治天下,而是要百家争鸣。

“这……”头一次,面对赵煦的命令,刘福有些犹豫。

他懂赵煦要干什么,但如果这么做,他担心燕王会得罪天下的读书人。

赵煦盯着刘福,隐隐猜出他的想法。

但这件事他必须要做,打倒了势族官员,刘福这些寒门出生的官员便会成为新的阶层,士大夫阶层。

到时候儒学便会成为士大夫阶层对抗皇家,牟取利益的工具。

当代历史,门阀士族在隋唐覆灭,随之诞生的便是士大夫阶层。

明朝的东林党最开始便是通过学院讲儒,笼络了一大批所谓的清流。

前车之鉴,他自然要竭力避免这个情况。

不过做这件事,刘福虽为宰相但只怕分量在儒生的心目中还不够。

他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于是他道:“这件事要讲究方法,本王会给你派一个人,到时候你只需配合大便是。”

“是,殿下。”刘福应了声是。

最后赵煦笑着望向王应父子,也只有他们两个只会给自己带来好消息,而不是丢给自己一堆麻烦。

碰触到赵煦的目光,王崇笑道:“殿下不在这段时间,转炉冶炼出了第一批钢,比起坩埚炼钢,这批钢材品质更上一层。”

王应道:“臣已经拿这批钢铸造枪管了,新式的线膛枪将能够承载更多的黄色火药,发挥最大威力。”

赵煦露出笑容,心情一阵舒爽。

解决了大批量炼钢的问题,燕州的工业将会腾飞。

“除此之外,殿下让臣研造的大型蒸汽机即将有一台组装完成。”王崇继续说道。

赵煦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再让陈寿研造蒸汽船的时候他便让王崇研造大型蒸汽机。

毕竟用于工坊的小型蒸汽机动力不足,无法推动轮船前进。

有了能够制造大型蒸汽机的生产线,无论是蒸汽机车还是蒸汽轮船都会水到渠成。

其中其中蒸汽机能够运输商货和矿产,对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而把铁路铺设到宁锦都司这等边疆区域,将有助于他开疆扩土。

蒸汽轮船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有了这个东西,水路运输的效率将会大大提升。

他也不必再担心不列颠人部署在东土的蒸汽船。

而且有了蒸汽船的制造经验,下一步拥有制造铁甲舰的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