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玄幻 > 我的家人有点毛病 > 人首蛇身,神灵之相

我的家人有点毛病 人首蛇身,神灵之相

作者:瑞血丰年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1-08-30 22:30:07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最近的文,已经提到了蛇尾,有个憨批发了一张山海经的女娲图,这张图是在挑衅我的审美,挑战我的下限。

所以我就特意开一章,说一说人首蛇身,仅限我本人的见解啊。

首先,一提到人首蛇身,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谁?

女娲,伏羲,烛龙,不外乎这几个,山海时代一等一的大佬。

当然,烛龙的位格是不足以跟伏羲女娲并列,因为伏羲跟女娲都有帝号,而烛龙没有,这是本质的差距,关于“帝”,后面我会再写一章,必须吐槽一下有些古文翻译,动不动就把“帝”翻译成天帝。

烛龙,山海经中的记载是: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人首蛇身,身长千里,赤色,这番描述,把烛龙想象成一个长着人脑袋的大蛇,本人是没什么意见的,反正烛龙的神通就是那双眼睛——没有一篇古籍说烛龙是独目,我不明白有些作品为什么要把烛龙画成独眼龙,就因为人家眼睛牛批,就把人家眼睛弄得就剩一只?

烛龙的形象,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但是把这种没有美感的形象,放在我华夏的人文始祖伏羲与女娲的身上,我是坚决反对的。

其实不止我反对,我们的祖先也不认为伏羲女娲就是顶着人脑袋的蛇。

多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上面的女娲伏羲像都是人身蛇尾,只有下半身是蛇尾。

还有入选国家宝藏第二季的伏羲女娲图,上面伏羲女娲的形象也是人身蛇尾。

除去这些古代画像,还有妇孺皆知的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如果就只有蛇尾巴,女娲怎么完成这些?

而伏羲的成就,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

咱不说别的啊,就说结绳为网,但条蛇尾巴怎么完成?所以,综上所述,我们的人文始祖,女娲伏羲,就是人身蛇尾。

(女娲有一日七十变的记载,在逻辑上可以解释大神怎么凭借蛇身完成神话中描述的事情,但请无视,祂们的本相就是人身蛇尾,就是这样,没错。)

伏羲女娲的形象解释完成了,就说说神话传说中其他拥有人首蛇身的存在。

山海经我目前只看了一部分,所以

《海外西经》:轩辕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大荒西经》:有轩辕国。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

这个轩辕国,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吧,轩辕,那可是耳熟能详了,不过这个轩辕国,跟轩辕黄帝应该没什么联系。

而除了轩辕国之外,还有一个人首蛇身,就非常出名了。

华胥氏,生伏羲与女娲,“履巨人之迹,意有所动,虹且绕立,因而始娠,生帝于成纪,以木德王,为风姓。”

而华胥氏,来自华胥国,相关的记载也有很多,而最出名的应该是《列子·黄帝》

(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之斯(离)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惜。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摘无痛痒。乘空入履实,寝虚若处林。云雾不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华胥国描述的是古人的理想国。但我是编故事的,我就看其中描述的华胥国之民所拥有的神通。

不乐生,不恶死,无夭殇——长生不死

不亲己,不疏物,无爱惜——没有七情六欲?仙神的境界?

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摘无痛痒。乘空入履实,寝虚若处林。云雾不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

——水火不侵,鞭打不感觉到痛,触摸也没感觉,飞天就像走在地上一样,睡觉就像置身于森林中,云雾遮挡不了视线,雷霆也不能干扰其听力,不论美恶也不能改变不了其心,山谷也阻拦不了脚步。

怎么说呢,就看这些描写,感觉华胥国就是神国,神居住的国度,人人都是神。关键是,这种神似乎没有七情六欲。

嗯,还有一点就是想吐槽的是,我之前找到的华胥国相关资料,找不到了,啊啊啊啊啊,日了狗,我把浏览器的所有历史记录都翻了几遍,就是找不到,简直了。

我记得当时的描述有一条,华胥国吃凤卵,而轩辕国也有相关记载,这个我找得到。

《博物志》:轩辕国,在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诸天之野,和鸾鸟舞。民食凤卵,饮甘露。

就因为这个食凤卵,我当时惦记了好久,感觉有点不爽,毕竟凤凰的象征与地位在那里,但是,我翻看了部分山海经后就释然了,因为我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

有种长着五彩羽毛的鸟,它有三个名字,一叫黄鸟,一叫卵鸟,一叫凤鸟。

所谓的食凤卵了,可能吃的是一种五彩鸟的卵,而山海经中的五彩鸟并不算少。

而凤凰,在山海经中被称作凤皇

《南次三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义,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综上可见,凤卵绝不是吃凤皇卵。山海时代,有帝的存在,这种瑞鸟会活得非常滋润,绝不可能沦落到被吃的地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