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黜龙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临流行(15)

黜龙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临流行(15)

作者:榴弹怕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10-17 04:56:03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拿下登州,尽取八郡之地后,黜龙帮的声威已经到了一种坐在那里不动,就已经会造成压力,引发影响的地步。

实际上,登州下城后,大半个秋天里,黜龙帮上下确实只是在处理内部事务,但周边却已经涟漪阵阵。

最直接的三件事。

北面十来万河北义军被重新撵回了河北,首当其冲的平原郡上来就陷入到了全面战争状态,刚上任半年的平原通守钱唐目瞪口呆,不得不在河间大营部队早就撤退的情况下谨守城池,施展各自文武策略,以求应对。

但是这事注定没完,因为被幽州铁骑和河间精锐扫荡到沼泽、山丘、湖泊、海岛上的各处河北义军残部已经骚动起来,开始蜂拥往此处汇合,而他们的再度骚动和今年秋收的残破,很可能会引发新一**规模起事。

西面则是整个东都都感受到了威胁,继而成功调度了原本在的淮阳韩引弓和荆襄总管白横元,包围圈之下,最先造反,也是一开始实力最强,同时还是对朝廷威胁最大的南阳伍氏义军为此陷入到了灭亡的边缘。

而伍氏义军此时第一反应,也是往黜龙帮这里寻路子。

南面更不用说。

江淮中的淮北流域被黜龙帮居高临下压在了身下,影响是最直接、最深入的,淮右盟已经放弃了幻想,哪怕是要与淮南、淮东一带的自家势力切割,也要举事起兵。而且淮右盟领导层一开始就清楚的认识到,形势如此,不可能不承认黜龙帮的优势地位,只能尽可能争取一点半独立的地位。

这些天里,数不清的信使顺着涣水往来,关于淮西起事的计划,关于援兵的数量、进抵的地区,关于淮西地区相关官吏的诱降,本土豪强和淮右盟帮众的地位,甚至起事后的纪律……今年冬日,一场席卷整个淮西的大举事,同样不可避免。

这就是打下了八郡,完成之前构想的济水通道战略的巨大影响。

这地方的官军势力再弱、再没有什么战略支撑,也到底是贯穿一整个地域的战略,一旦完成,它的影响力将会是质变的。

“鲁郡大侠徐师仁?”

嘴上声称自己忙碌不堪,实际上嘴也的确没闲着的张行诧异至极,连忙将蟹黄一扫而尽,然后方才放下螃蟹壳来问。“我知道这个名字,当年地榜前列的高手,可他什么时候成什么鲁郡大侠了,他不是关陇人吗?为什么之前打鲁郡的时候没听过?”

“回禀龙头,这位唤作鲁郡大侠的时候,大概是……”坐在斜对面末座上啃螃蟹的樊豹想了一下,愣是没想出来。

“快二十年前了。”就在樊豹旁边稍前一点,面上疤痕清晰的左才相插嘴道。“那时候东齐刚亡没多少年,先帝还在,算是东境横行一时的人物,二十岁通了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修的是断江真气,号称弓槊双绝,建了庄园,黑白通吃,做得是泗水生意……帮内几位大头领的做派其实就是学他,王大头领修习弓术应该也是学他。”

张行恍然:“后来呢?”

“后来被靖安台拿下了。”樊豹赶紧接口道。“据说是送什么黑牢里了,再后来听说放出来了,做了军官,只在关西安家立业,前几年听说做到了一任郡守,那时候就有说法,说他是东境人,都成丹了才能登堂入室的,当时似乎还回了鲁郡一趟,祭拜了祖坟,然后再听说就是做了中郎将……”

“这就对上了。”之前汇报消息、也是来的最晚以至于坐在最尽头的阎庆举着一根螃蟹钳子朝在座之人正色言道。“他是从江都出发回东都传旨的,路上听说我们全取了济水上下,夺了登州,便在荥阳入关后偷偷取了家人,然后折回来时径直遣散了随员,单骑护送家人过来了。”

“那他什么意思?”明显黑了一层的魏玄定只在张行身旁轻啜了一口黄酒。“是要一起做大事还是要过自家小日子。”

“魏公问到点子上了。”张行也开始掰螃蟹钳,同时朝阎庆努嘴示意。“怎么说?”

“回禀三哥,那人的原话是:‘天下大乱,无处立身,但能归鲁郡祖宅,必当尽力为黜龙帮做一地之防御’。”阎庆脱口而对。

“这就是要过小日子了,从道理上来说应该是副留后,实际上当郡中都尉的使唤。”周行范也插了句嘴。

“话虽如此,人家毕竟是东境本土那么早的前辈,关键还是成丹高手,做过郡守、中郎将,这战力和身份和名望摆在这里,总该给个大头领吧?”王雄诞忽然试探性来笑问。

“可若是给了大头领,便有议事之权,届时定大事的时候,举一手便是一手,直接能定方略,哪里就是小日子?便是只留在鲁郡管个城防,上下又怎么能只把他当个副留后领都尉来看?”魏玄定忽然冷冷打断。“今日我且当众说句不好听的话,咱们辛辛苦苦拿下八郡之地,不过十三位大头领……里面还有两位是虚应的……王振头领的大头领都还没坐实,如今尚在登州辛苦,此人一个归乡逃人,只凭修为和在暴魏的官职便要做一个大头领,未免显得我们黜龙帮的辛苦太不值钱了。我先表态,不赞同给他大头领!”

“魏公说的是。”

“魏公说的有道理……”

“这才是人心所向。”

众人眼见着张行只是啃螃蟹腿,立即纷纷出言附和魏玄定。

“其实不光是魏公的这个道理,我这里因为职责所在还有点不好听的话。”就在这时,中翼头领、绰号八臂天王的张金树也开口了。“诸位想想,他在外十余年,却做了许多年的大魏命官,而且是登堂入室的大官,一朝折返,还是从江都直接回来的,还要在鲁郡这个跟下邳接壤的地方做事,谁敢保证他不是个间谍?对面徐州大营的是那个司马二龙……我不晓得此人本事,但咱们张龙头事事都拿此人跟他自己、跟白女侠,还有那位李四爷作比较,想来是有些东西的……若是引狼入室怎么办?”

“这个……成丹高手弃了中郎将的职务来做间谍吗?”最小的贾闰士一脸茫然来问。

“咱们可是一统八郡的天下义军盟主,中郎将做间谍不也寻常吗?”阎庆一脸不以为然。

一时间,座中议论纷纷,只有贾越和张行在认真啃螃蟹腿。

“好了。”过了一阵子,吃完螃蟹,又静静听了一会的张行忽然开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乱世用人,防归防,用也一定是要用的,否则事情就没法做了……但正如魏公和几位说的,大头领这个位置不能轻易给出去,不是说人家没这能耐,而是说太轻贱自家兄弟了,滥爵滥赏也不是个说法。但头领、副留后领都尉,还是要有的。祖宅也寻出来,鲁郡也经历了些战乱,不缺无主的地,按照大魏均田制度给一个郡守的足够田业,让他自家处置。顺便,让邴留后那里心里有数,仔细观察,同时中翼的人也要注意下。”

“可怎么跟他说呢?”张金树赶紧接了话茬。

“就直接实话实说,若做大头领必然就要参与决议,实在是位高而权重,若他有心,也不是不行,准备领兵参战,一年后决议……否则,便从头领干起来!”张行毫不犹豫。

“是。”

“喏!”

张金树和阎庆几乎齐齐应答,顺便相互看了一眼。

“人事接引和分流归阎庆。”张行立即意识到怎么回事,当场说的清楚。“张金树是地方纪律纠察和巡视;柳周臣是军务纠察,除左右龙头与魏公最高三人外,专向雄天王汇报,不要相互搅扰。”

“是。”

“喏。”

张阎二人再度应答,却是齐齐起身,姿态与之前截然不同。

“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张行靠在椅背上,继续来问。

周围本来过来吃螃蟹的齐郡周边头领和张行随侍头领纷纷来看。

“淮阳郡守赵佗给我们来信,他说之前韩引弓在淮阳军纪无度,尽失民心,所以有意想率全郡举义,然后投靠我们。”阎庆继续来言。

周围头领再度一振。

这可比徐师仁单骑归乡更振奋人心,一整个郡啊。

“狗屁。”张行无语至极。“他哪是投我们?他是看到韩引弓走了,淮西要大举事,然后不想居于杜破阵那些草莽之下,所以寻我们做个由头,自家维持郡中势力罢了……淮阳跟我们隔着梁郡呢!”

“那也是投了我们。”众人只去看魏玄定,而魏玄定想了一想,立即给了言语和态度。“汲郡和梁郡没有挂反旗,我们都能做朋友做生意,何况淮阳这里是要挂我们旗号的。”

“但要考虑得罪杜盟主。”张金树立即跟上,小心而不失委婉提醒。“杜盟主知道了怕会有意见。”

魏首席微微一愣,继而也有些犹疑、

“依我说,就是要提醒他,省得多想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此时,忽然有人冷笑道。

众人循声看去,见正是之前只附和了几句的齐郡留后郑德涛,不免略显诧异,继而各自小心起来。

无他,这位齐郡留后的资历自不必言,乃是一开始起事时就位列头领的帮中元老,在东郡做官的文臣,一直算是不失不漏,此番被提拔起来,也似乎是水涨船高,理所当然的事情。但他一开始入帮时,正是被李枢所拉拢,而如今做了齐郡留后,却是之前东征主将张行提名。

所以,大家都不晓得这位立场,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这事问问李公吧。”张行想了一想,居然推给了李枢。“他觉得需要约束淮右盟,就用一下,他觉得团结淮右盟更重要,就把消息告诉杜破阵,让老杜处置……主要是我马上要去登州走一趟,他在济阴离得近,方便处置……还有事吗?”

举行螃蟹宴的樊氏宅邸前院这里安静了片刻,一时只有秋风摇动树木的声音沙沙作响。

很显然,没人是傻子,都知道什么最敏感。

过了一会,还是阎庆继续来汇报:“其实还有个人……梁郡三部屯军中的一位校尉常负也找了咱们,他是汲郡人,少年时迁移到梁郡,算是半个本地人,补上去的……他也说想投奔我们,举考城来投可以,率本部五百人甲胄军械俱全来投也行,自己带家眷来投还行,反正是要来投我们。”

“本地人?”

这明显就是条小鱼了,但人家态度可嘉,张行自然也要问问。

“是。”

“王五郎他们应该认识吧?”

“自然。”

“王五郎不是要回济阴吗?让他处置此事。”

“是。”

“还有吗?”

“人事这方面暂时没了……”

张行点点头,环顾四下:“诸位,那咱们今日就不再说这些事了,偷得浮生半日闲……明日也不必相送,我直接去登州检查军械就是,等我回来。”

众人自然纷纷答应。

就这样,张行在齐郡吃光了包括白有思那份秋蟹,翌日上路,直接东行往登州而来。

这条路,前半截是第一次走,后半截是第三次走。

走到一半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骑着黄骠马拐向了一个村镇……然后没有任何意外,他看到的是一个完全破败的村庄,早在三征东夷时就大坏掉,此时根本就只有昔日十一规模的村庄。

而张行也没有进去,就是骑马在路口,远远驻马来看。

“三哥……”眼见着大龙头忽然停住,随行头领中算是最亲近的阎庆主动上前提醒。

“这里是秦二老家,也是我从那边山里逃出来后第一个遇到的大村镇,此间一位姓刘的婶娘收留了我……”张行坦诚来讲。

“那要不要……”

“没什么要不要的。”张行喟然以对。“三征东夷的时候,村庄就彻底破败了,秦宝带着老娘去了东都,刘婶更早之前就想她儿子想死了……有什么可见的?倒是那个山里,我打赌,此时要是走一遭,说不定能碰到个神仙真龙相关的典故神异,整点好东西来……但也没有什么兴趣,我有自家路要走。”

阎庆等人晓得缘故,只当张行是触景思故,自然不再吭声。

果然,片刻后,张大龙头到底是勒马掉头,继续往登州城方向而去。

并在晚间抵达城内。

时间很晚了,就没有去见在登州的诸位头领,而是直接去了仓城,那里是白有思在此地的住处,她亲自在这里教很多孤儿如何筑基。

当然,这时候也已经结束。

两人见面,稍微吃了点饭,张行便将此番经历一一道出,并将许多封信从怀中取出,掷到桌上。

“这是什么?”白有思一时好奇。

“老魏还有齐郡那几位头领关于往何处出兵的答复。”张行有一说一。“离开齐郡时收到的,拿了后一直没看。”

“为什么?”白有思依旧不解。

“想凑齐了一起看。”张行依旧坦荡。“这边徐大郎王振他们也要收的,雄天王和谢鸣鹤知道我到也该回来了,程大郎那些人的估计也在路上。”

白有思想了一想,认真来问:“那你呢?你本人是怎么想的?接下来该往哪里出兵?”

“等巡视完登州,咱们一起去济阴,路上我跟你说。”张行沉默了片刻,做出了答复。

白有思也没有追问。

翌日一早,白有思先行忙碌,张行起身准备,待此时尚屯驻此城的徐世英、王振、郭敬恪、唐百仁,以及负责军械整备的房敬伯等头领来接,便一起出发,去城东的工匠集中地查看军械维修整备事宜。

不过,走到半路上的时候,队伍却遇到了一个小意外。

“张三郎,张三郎留步。”

登州本因为义军蟠踞一年,日渐凋敝,黜龙军掌控后稍有恢复,也为时尚断,所以路上行人稀少,此时张行一行人高头大马,铁甲长枪,更是纷纷回避,可走到正中大道上的时候,却有一人忽然从道旁闪出,匆忙而又畏怯来喊。“你的东西,落在山里,我给你送来了。”

张行勒马在道中,定睛一看,却是一个穿着下等材质、形制松散锦衣的中年男子。其人身形消瘦,神色茫然,一只手按住胸口的一面铜镜,另一只手高高举起,却拿着一本书卷。

“张三郎是喊我?那是我的东西?”张行眯起眼睛,诧异来对,因为他第一时间注意到,秋风不能动对方衣角分毫,俨然是有护体真气的,但刚刚此人出来之前,他却毫无察觉。

实际上,随行众头领也察觉到了异样,周行范、贾越只在两侧不动,贾闰士稍微退后,王雄诞则已经越众向前。

阎庆都老老实实躲在了眯着眼睛皱着眉的徐世英与王振身后。

“是。”那人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到气氛的紧张,只是赶紧点头,同时努力踮起脚尖,将手里书卷努力举起。

张行见状,想了一想,复又来笑:“我是张三郎,那阁下又是谁?”

孰料,这么简单的问题,居然引得对方茫然一时。

“我是……我是……”

那人在上午阳光下想了许久,才恍然大悟一般想起自己是谁,并兴奋挥舞手中书卷。“我是王怀绩,我是太原王怀绩。”

这次,轮到张行发愣了,而他愣了很久以后,终于还是在马上恳切出言:“王怀绩,你哥哥喊你回家吃饭许多年,你晓得吗?”

王怀绩再度懵住,而徐世英眼皮忽然跳了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