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古典架空 > 乒乓人生 > 第365章 入吾彀中

乒乓人生 第365章 入吾彀中

作者:三姜哥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5-15 08:20:59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场中,双方选手猜币,王超一如既往的没有运气,被林笠抢先一步拿到发球权。

林笠没怎么思考,直接发了个短下旋。

这个球没有什么讲究,纯粹是他本能的选择,他很严格的执行了孙天龙的叮嘱,在发球的时候完全不考虑王超会怎么接球,他又该怎么衔接。

因为理论上说,只要他一算计,就可能比王超少算一步,落入彀中,但如果根本不算,那么在赛场这种非此即彼的简单二分法局势中,他就可以强行把结论导向混沌不明,大家谁也别算,全凭运气和本能来发展局势,再以硬实力和基本功一决高下,一如上午白峰那场球第一局的第三和第四個球。

但是很奇怪,王超就像是早有预料,他这个球刚一发,王超的身躯已经细微调整,变成了一个台内抢攻姿势,然后非常顺手的一个台内暴挑。

注意,是暴挑,代表王超早已经蓄势待发,做好了百分百的搏杀准备,这个球打成了就得分,被接过来就认栽,根本不存在后续。

这个球过于突兀,本身质量也高,直接把林笠给挑死了。

1:0,王超先拔头筹。

这并不奇怪,因为当林笠要靠本能来打第一局球的时候,就代表他和上午的白峰一样,在处理球的时候一定是先看清楚球路,然后再做反应的顺序,这样就一定比提前预判的反应速度要慢那么一丁点。

更何况,他身材微胖,力量极大,走的本身就是单板质量的路子,而在移动速度上并不突出。

林笠再次拿到发球权。

作为一个老将,他打过太多比赛,以至于持球的那一刻脑子里就不由自主的开始算球:我发短下旋,他直接暴挑,说明他今天搏杀的**很强烈,按理说我应该遏止他的搏杀,打断他的节奏,那么我应该让下旋更强烈些,或者打他意料之外的空档,那我到底是高抛提升旋转度呢,还是偷长找他的空档呢,哦,不对,说不定他猜得到我会这么想,然后……

林笠的思路在这里戛然而止,因为他蓦然想起现在并不是算球的时候,虽然第一个球输得有点奇怪,但他依然该放弃算球,用毫无道理的发球选择来逼迫王超与他一起懵逼。

他刚刚其实已经分析出自己应该发个高抛转下旋球了,但既然分析这件事情本身是不对的,那么发高抛转下旋球也肯定是不对的。

所以他用力摇了摇头,把乱七八糟的思绪全都驱逐出去,稍微沉吟之后,发了一个勾手逆旋转。

这球发到了王超的反手位中台位置。

其实面对王超这种左手将,理论上说无论正旋转还是逆旋转发球,落点都应该尽量选择正手位的,但乒坛毕竟正手将数量远大于反手将,所以林笠在过去的那么多比赛中,每逢发勾手,绝大多数都是找的反手位,而这一次,他在发球之前其实脑子里掠过了“王超是左手将”的念头,但严格的纪律性依然让他立刻把这点信息抹去了,依然按照本能和习惯发球。

神奇的事情来了。

他一发球,王超就侧身,这个动作这个站位非常自然,简直就像是在等林笠把球喂到嘴边来。

等他摆好姿势,球就真的到了嘴边。

然后王超来了一个七分力气的正手爆冲。

这一次他没采取搏杀的方式,因为搏杀毕竟是双刃剑,而现在却属于天赐良机,他只需要拿到进攻的主动权就好,没必要跟对方拼命。

林笠这球发出去的时候心里就没底,也是因此下意识多了几分防备,眼看王超爆冲,倒是并没有慌乱,退台半步,稳稳的把球反拉回去。

这种时候就看得出他和白峰的区别了。

白峰的速度比他快,第一个球若是换成白峰来接,哪怕王超是暴挑,白峰也是有机会接住的,一旦接住,甚至可以反杀王超。

这种局面下白峰是强于林笠的。

但现在第二个球,王超启动的是正手重弧圈,想拿主动权,这时候,若是白峰接球,他力量不够强,就必须退台,也没法强势反拉,只能被动拉球,没办法加力加转,唯一能做的是控制好落点和高度,于是理所当然落入被动,如果不出意外,会被王超用组合拳慢慢打死。

但林笠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单板质量。

他明明是被动局面下拉球,却拉出了一个比王超质量更高的重弧圈,给王超制造了极大的困难,逼得王超多退了一步。

这一来,他反倒是不讲道理的抢回了主动权。

王超正手拉。

林笠也正手拉。

王超正手再拉。

林笠也正手再拉。

王超先一步变招,远远的削了一板过去,带着侧旋,试图用这种快慢变化影响林笠的状态。

但这种程度的变招对林笠来说毫无意义,他反倒是趁着这个球速度变慢的机会重新调整了一下身位,双脚落地如同生根,完整的扭腰转胯,手臂抡圆,全身发力拉出一个超高质量的前冲弧圈球来。

这球王超没敢继续对拉,他怕自己的力量化解不了球身上的旋转,只能将球拍调整角度,死死往下压,来了一个借力打力的大力推挡。

这样一来,球倒是过去了,速度也够快,但因为纵深太远,并没有突然性,反倒是球身上没了旋转,在空中的轨迹也就没了弧度,变成了一条简单的直线。

林笠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他上前一步,贴台正手强拉前冲弧圈。

王超已经没有机会再对拉了,能做的是调整球拍的位置继续死防。

他就此落入被动之中。

但他并不怎么担心,因为他觉得自己能防得住。

因为四月份的瑞典公开赛上,他就曾经专门研究过如何防守过于暴力的进攻,当时他教范小东用这种方式防御虎克,随后在决赛上用同样的方式防守过范小东。

他是尝过防守甜头的。

但这个球,他在防了足足六板之后,被林笠硬生生打穿了。

王超此前还从未跟林笠打过,他只知道林笠非常暴力,单板质量极高,但到底怎么个高法,到底为什么很难顶,他其实是不知道具体原因的。

后来他在瑞典公开赛成功防住了范小东,便更觉得纯粹的暴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你就算再暴力,也没办法把力量完全变成小球飞行的速度,你更多的是把力量加在旋转上的。

而以王超的手感之超卓,只要他跟得上球的速度,哪怕球的旋转再强,他也可以通过细微调整球拍与桌面之间的角度,来达到完美化解的效果,甚至于,通过借力打力,他反倒可以让回过去的球质量更高,让对方作茧自缚。

更何况林笠还被西斯菲尔德这种无脑选手在反手位硬生生怼死过。

这让王超心底对林笠的评价一直都不高,客观地说,在白峰之下。

但今天他总算知道林笠为什么能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始终排在国家队五大主力第三人的位置上。

原来林笠的进攻,并不仅仅只有暴力,而是内藏玄机。

他挡了林笠六板,几乎每一板,林笠拉球的姿势和发力程度看起来都是差不多的,但实际上,砸在王超球拍上的球,每一板的性质都不一样。

林笠虽然号称单板质量华乒最高,但他追求的其实并不是每一板都尽情发力,而是一直在变,力量有大有小且不说,就连拉球的旋转程度都不一样。

众所周知,进攻型拉球有两个最基本的指标,一个是胶皮与球的摩擦程度,也就是旋转,一个是胶皮对球的推进作用,也就是前冲。

前冲和旋转的比例分配不同,你拉出来的球就有着不同的轨迹、不同的性质,有的是重而不快,有的是快而不重,当然也有的又重又快。

所有职业选手理论上都会拉各种各样不同配比的球,但实际上,所有职业选手在实战中,尤其是非常激烈的实战中,拉出来的球都是相对固定的,因为一定有一个比例,是他们最拿手、成功率最高、发力最透彻、威力最大的。

这个比例因人而异,并无正确答案。

事实上就连范小东拉球都存在这个问题,他的暴力进攻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有落点和旋转方向的变化,而在旋转与前冲的比例上,并无多少细微变化。

落点与旋转方向上的变化,是观众们看得出来的,一目了然,但其实,哪怕是同样的姿势和同样的旋转方向下,把球拉到同一个落点,也是可以有各种变化的,只是外人看不出来罢了。

林笠,正是一个难得的在弧圈球的本身质量上下功夫的人。

这种变化很刁钻,因为非常难以分辨,而当球落在球拍上,速度太快,旋转太强,即便王超的手感再好,也很难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迅速调整球拍角度与高度,所以,他这六板球越接越是没底,到最后已经对球的力量判断完全失控,明明每个球都落在了他的球拍上,他却硬生生被打穿了。

1:1,双方战平。

这个球在观众们看来不过是一个一目了然的高质量攻防对拉罢了,但王超却因此意识到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我居然防不住他的进攻?

林笠这个人身上有很多问题,他打法不够灵活,心态不够好,所以输过很多不该输的局,但当他的攻击力可以完美释放的时候,他终究还是展现出了他身为国家队主力选手的恐怖之处。

王超拿到发球权。

他选择发了一个非常谨慎的短下旋。

林笠只能回摆。

王超再摆。

林笠再摆。

这个球王超打的非常谨慎,所有的落点都在林笠这边球台中央近点,高度极低,摆明了一定要跟林笠在台内球上分个胜负才罢休。

林笠若是真不想斗短,当然也可以直接把球撇到球台底线,逼迫王超打长球。

但他此时打法全都发乎本心,也没觉得斗短有啥问题,毕竟,身为国家队主力选手,就算他不以手感出名,但手感又岂能差到哪里去?

事实上,他能在看似一成不变的重弧圈拉球中打出各种肉眼难辨的变化,本身就证明他有着粗中有细的一面,他是张飞,但也是可以绣花的。

若是他今天的指导是秦华昌,一定会告诉他,无论如何不跟王超斗短。

然而孙天龙毕竟是新教练,只顾着让他学习白峰,靠本能打球,却忘叮嘱他,在依靠本能打球同时,也是要牢记一些铁律的。

所以林笠心怀主力选手的骄傲,出于对自己手感的信任,选择继续摆短。

如此足足八个回合之后,林笠终究还是在精细力量掌控上逊色一筹,发力失误,露出破绽,回摆冒高。

王超毫不犹豫一个暴挑,有来无回,变线对方反手位底线大角度,直接打死了速度不够快、来不及回撤的林笠。

2:1,王超再度领先。

“可惜了。”看台上,何敬平忽的叹了口气。

孙天龙作为选手是史上第一的,但是作为教练毕竟还是个粉嫩新人,并没有何敬平这么敏锐,事实上,上午白峰那场球他也不是当时就看懂了的,而是在连着看了很多遍录像之后才看懂。

此刻,他并没有发现问题,于是虚心请教:“怎么了?”

何敬平轻笑,虽是说可惜,神情却很得意,指点道:“你有没有发现,林笠明明是在靠本能打球,但连续两个发球,他都被王超预判到了,而第三个球,王超故意强行斗短,林笠居然敢跟,可以说,他的一举一动,全都在王超的算计之中。”

孙天龙眉头微微皱起:“可是……为什么呢?”

他对于实战的敏锐度不输给任何人,差的只是执教经验而已,他当然也看出了此时的局面,他只是不理解。

“因为你被王超看透了啊。”何敬平叹着气,眼里却带着笑:“他跟我说他有思路了,我还在好奇,他明明昨天都还没思路的,怎么忽然就有思路了,但现在我懂了,他不是对怎么打林笠有思路了,而是猜到你这个指导教练的心思了啊。”

孙天龙半晌无语。

“其实想想也对,老秦之前想帮范小东对付王超,花了那么长时间算计,最后也没算出什么东西来,可见,要从纯技术领域算计王超本来就很难,几乎不可能,所以啊,老王今天提出的这个无招胜有招的理论,其实已经算是最好的剑走偏锋了,你现在要帮林笠打王超,你仓促之间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想不出来的啊,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抄老王的攻略。”

何敬平侃侃而谈:“老秦如果还在,肯定是不会抄的,因为他怕我们笑话他啊。但是你肯定愿意抄……阿龙,看来王超很了解你,他猜透了你的心思,也就搞清楚了林笠的战术。”

孙天龙有些憋屈。

他虽然态度始终谦逊,但心底怎会没有傲气呢?这一次出征德意志,他是第一次以教练身份公开亮相,他当然也是想一鸣惊人的。

他没有门户之见,却也希望能在一心为公的前提下还能保持老师的威名不坠,而不是让秦门真的被朱门死死压住。

然而这才刚遇到第一场鏖战,他就被王超给算死了,属于典型的出师未捷身先死。

“所以我说可惜啊,其实如果正常打,林笠是有胜算的。”何敬平又道。

孙天龙点点头,终于忍不住也叹了口气:“是啊。”

他和何敬平都看出来了,王超居然有点挡不住林笠的攻击。

这是让两人都有些意外的。

最近这半年王超的战绩太辉煌了,几乎无往而不利,这让人很多时候都下意识的把王超放到了孙天龙和罗九的高度,而没有去深究,他到底是怎么打出这种战绩来的。

实际上,王超并不是孙天龙的对手,他乒超那一战,第一场是惨败了的,他从经验、力量、技术等各方面都被孙天龙碾压了。

其实那才是王超的真正实力。

只不过王超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点,就是他的纯技术能力一步到位,进入了宗师境界。

正好孙天龙作为传统打法的老将,在反手位是有着致命缺陷的。

别人逼不出孙天龙的缺陷,王超却能靠他宗师级别的技术流,逼得孙天龙反手根本缓不过来。

全靠这一点,他逼得孙天龙必须要强势爆发,由此引动伤势,这样一来,王超才能最终屠龙成功。

所以啊,王超不是不强,而是在强的前提下,他也是有一些弱点存在的。

更确切點说,他那不叫弱點,叫“不够强的点”。

而在面临林笠的超强力攻击時,王超这个“不够强点”很意外的被凸显出来了。

这绝对是让王超自己都感到意外的。

究其根源,是他的力量依然不足以跟林笠正面对拉,当林笠要强行发力时,他只能选择防守,而防守的时候却又挡不住林笠的细微变化,最终被打穿。

应该说,如果双方从一开始就亮明车马正面开战,林笠是可以在这一点上狠狠下功夫的。

然而一开始,林笠就听了孙天龙的话,被王超彻底猜透。

所以当王超拿到发球权后,他立刻选择了斗短。

为什么?

因为在第一个球的时候,王超就已经发现了,林笠的“不够强的点”在于速度。

台内斗短,纵深够短,暴挑,速度够快,这两者结合起来,打的就是林笠反应不过来。

所以,打林笠,就是要打速度。

从纷繁复杂的比赛局势里慢慢抽丝剥茧看到最里面,看到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道理。

其他所有的过程,都只是为了让比赛推进到這个阶段而已。

“让你现在去临场指导,你有思路吗?”何敬平问。

孙天龙道:“有。”

于是何敬平呵呵笑:“但你现在不能进场了。”

他对孙天龙没意见,但能看到秦门弟子吃瘪,他还是很开心的,尤其是想到老秦明天起床看到比赛结果时的表情,他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