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都市 > 大明太师 > 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个笔杆子

大明太师 第三百五十一章:行伍世家出了个笔杆子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2-04-20 14:56:38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金色的余晖下,古老高大的城墙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神辉。

那高高悬挂的城门巨型匾额换了大字。

金陵被改成了南京。

城门楼下,数十辆马车鱼贯着排队等候进入,一个三十岁许的男人递上了户牒,再通过核验后,转身登上马车,带头入城。

马车的帘布被拉开,一个十余岁的小伙子走了出来。

“爹,咱们怎么从老家搬来京师了。”

“谁告诉你咱们搬来京师的,咱们要去的,是辽东。”

“辽东?”小伙子更加惊诧,随后又有些惧怕道:“是我们犯了罪,要被流放了吗。”

正手拉缰绳的男人哈哈一笑,反手揉了揉自己儿子的脑袋:“胡说八道,咱们可不是被流放,咱们去辽东啊,是打江山去的。”

一句打江山把小伙子吓的更是不轻,连连左右张望:“爹,这话可不敢瞎说,让人听到,恐有大祸。”

“怕什么。”

爷俩聊着,马车一路辘辘而行,不多时便抵至长安街,在诺大的常府门前停了下来。

有门房出来迎接,一看到当头男子连忙喜唤一声。

“二爷来了。”

能让常家的门房唤声二爷,自然只能是常茂的亲弟弟,一直住在怀远老家的常昇了。

常昇把马车交给门房去安置,自己牵着儿子常琦的手往府院里进,问道:“大兄呢?”

“公爷在后院呢。”

门房引着常昇往内入,不过只过了前院就停下脚步。

“二爷,咱们得先等着。”

不用门房多解释,常昇自己就看的真着,在前院连接正堂这一片,站下了足足几十名锦衣卫,再往里,怕不知还有多少。

门房小心翼翼凑到近前说了一句:“太师还有蓝公爷都在后宅议事呢。”

常昇点点头,也不敢继续擅闯,就带着常琦在前院找了个歇脚地坐着。

小小的常琦好奇张望,看着站定的锦衣卫新奇不已。

“好英勇的锐健,好神气的服饰,爹,他们是什么?”

“锦衣卫。”

“锦衣卫?”常琦眨眨眼:“爹,前些年您不还说,锦衣卫被裁撤了,大家可以松口气活着了,怎么又恢复了呢。”

常昇敲了儿子小脑袋瓜一下:“你天天哪来的那么多问题,恢复就恢复呗,你跟着操啥心。”

“是太师给恢复的吗?”

“哟,你小子还知道太师呢。”

常琦一仰脖子:“那当然了,儿这两年在家,可是没少看到太师署名写的文章故事,太师真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爹,你说太师比你还要年轻几岁,为什么太师懂的那么多。”

常昇就笑呵呵的捧上一句:“太师那是文曲星下凡,当然要比爹博学。”

“爹又骗我,天上压根没有神仙,神仙都是那些写小说的自己编出来的,这些人你编一段、我编一段,编的乱七八糟,以前都说如来佛祖、玉皇大帝最厉害,结果到现在,玉皇大帝也不过是一个小道童出身,连玉皇大帝都是假的,哪还有文曲星呢。”

常茂无奈摇头:“你啊,兵书不看、经史子典不读,倒是这新兴的小说看的挺起劲,将来如何成才。”

“谁说的?”

这声音响起的突兀,明显不是自家儿子的稚嫩嗓音,常茂初还一怔,待回过神去看说话者的时候,下意识蹦起来,抱拳一躬到底。

“小民常昇,拜见太师万福金安。”

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陈云甫从后院走了出来,身后左右两侧跟着常茂和蓝玉两人。

“你认识本辅?”

“几年前春节,小民曾来京一次,有幸一睹太师风采。”

陈云甫哈哈一笑间走进了这处父子俩独处的凉亭,摆手道:“这么说来,咱们俩也算是有过一面之缘,你是常茂的弟弟,就不要和本辅那么客套见外了,快坐。”

也不管常昇坐不坐,陈云甫第一个坐下,冲着小常琦招手:“小家伙,来。”

常琦有些好奇,也有些害怕,就看了自家老爹常昇一眼,这边的常茂就先不满喝斥起来。

“琦儿,太师唤你,还不快去见礼参拜。”

常昇也赶忙跟上一句:“吾儿快快跪下,叩见太师。”

小家伙这才定下心神,撩开袍摆就要下拜,被陈云甫一手托住。

“咱们大明废跪礼都几年了,跪什么跪,常茂,不是本辅说你,你这家风做派,可比本辅还要霸道啊。”

“是,末将知错,一定更改。”

陈云甫呵呵一笑,随意的摆了摆手,便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常琦身上。

“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啊。”

“常琦,瑰意琦行的琦。”

“常,琦?”陈云甫先是一怔,而后哈哈一笑间摇头:“你这名字,可是让本辅一听就喜欢的不得了啊。”

众皆不解,不过没人多嘴好问,陈云甫也不解释,码过这事继续言语问道。

“适才我听你说,你平日里喜欢看小说?”

“嗯。”

“小小年纪,不喜欢枯燥的经史子集倒也能理解,不过,小说终究是个课余读物,不能因此荒废学业啊。”

常琦倒是不怕生,这功夫见陈云甫语气和蔼态度可亲,竟也大了三分胆子,敢接话道。

“太师,古人愚昧未开之时,看到周文王所写的河图洛书您说是什么反应。”

这问题来的突然,都把陈云甫给问了一个傻眼。

河图洛书就是《周易》,是周文王姬昌所成。

当然,这都是相传。

年代过于久远,而且无法考据。

毕竟既然河图洛书是第一本书,那就不可能有别的书证来记载佐证,只能口口相传。

“你怎么想起来问本辅这个问题。”

“周易之于古人,恰如今日小说之于今人,祂都是一种新鲜的文裁,今人尊奉古典而鄙今文,非是今文不如古典,而是因文人相轻,今人不愿承认今人所著之书能做传世经典。

后人自亦如此,则两千年后,太师您所著的小说可就于周易不分伯仲了。”

常琦小小身子,执礼甚恭一揖:“古有三圣,伏羲、文王、孔圣,迭至后世,太师可为其四。”

陈云甫呆怔片刻,遽然仰首大笑起来。

谁能想到常家世代行伍,倒是出了个巧舌如簧的孩子。

这番话说的,谁听了不心花怒放。

这小子,以后能成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