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逍遥王师赵煦张寒 > 第八百二十八章 造船业

逍遥王师赵煦张寒 第八百二十八章 造船业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2-01-20 02:56:18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一定会的。”望向蔚蓝的海洋,赵煦目光如电。

他这一路走来,他击败了燕郡豪族,击败了袁家,又击败了北狄。

内乱中又击败了江北势族,占领了高丽,封锁了东瀛。

现在正要剿灭江南势族。

可这个时候,西土列强露出了獠牙。

想要通过内乱扼杀他,不久的将来,甚至可能会亲自下场,如同当代组建反法联盟进攻拿破仑一样阻击他,将他置于死地。

可他偏偏就不让他们的如意算盘得逞。

他们以为自己赢了几百年,还会继续赢下去。

而他会用枪炮和鲜血给他们一个残酷的现实。

大颂会在他的带领下崛起,也必将崛起。

“没错,一定会的。”周毅这时附和了一句,又向陈寿补充了一句,“以我周毅的脑袋保证。”

接着他忽然嬉皮笑脸起来,“陈主事,就看在我拿脑袋保证的份上,你们可要尽快尽早,保质保量向海军交付战舰。”

陈寿一开始还有些感动,闻言不由翻了翻白眼。

赵煦笑了笑。

由于二人都常驻静海,周毅为了海军的战舰没少请陈寿吃饭喝酒,可以说十分相熟了,二人间常常玩笑。

这时,他忽然想到一件事,问道:“其他造船坊的情况如何?”

陈寿懒得再理会周毅,回,想了想,他说道:“按殿下的吩咐,当下沿海,又有良好海港条件的城池都在筹备造船坊,之外就是晋河两岸以及内陆宽敞的内河区域,其中沿海造船坊主要用于造战舰,内陆的造船坊主要用于造商用蒸汽船。”

赵煦点点头。

陈寿的规划很合理,大型船只自然要在沿海建造,否则造出来就搁浅。

商用蒸汽船的长度从十米到三十米不等,内部造船坊建造即可,无需与军用造船坊争优良的海港。

最重要的是,将内河和沿海都利用起来,造船坊的数量便能提升上来。

“不过由于造船匠人的匮乏,臣只能先紧着齐州境内的造船坊,让他们早日能够具建造战舰。”陈寿继续道,“当下,在晋河分别有平原造船坊和乐陵造船坊,在齐州的莱县,烟县以及青县也有三家造船坊在建造。”

“其中青县的造船坊属于军用造船坊,规模是静海的两倍,其他属于民用,这里面青县造船坊臣命优先建造,不出意外,还有两个月就能竣工,铁甲舰船体也将在青县造成坊建造。”

这青县就是当代的青岛,闻言,赵煦心中有了计较。

再过两个月就是六月份,若能投产,明年二月份又会有一批蒸汽船下水。

如此海军的舰队就能持续获得补充了。

“将民用的造船坊也暂时转为军用,海上安全了再转为民用。”赵煦道。

占领夷州,佛郎机总督费文设计杀他,如今又有法兰克,罗斯国与不列颠蛇鼠一窝,试图剿灭他,让大颂沦为他们的殖民地。

如此种种,逼他不得不让造船坊下饺子。

不过,尽管他想一下就拥有数百艘风帆战舰和蒸汽船,但这也不现实。

就如陈寿说的一样,造船坊建造需要时间招募训练匠人,蒸汽机工坊给造船坊生产蒸汽机也需要时间。

同时让五个造船坊投产已经江北工业的极限了。

否则造船坊的干船坞,房子建起来了,没有充足的匠人和蒸汽机也是空壳子。

所以,只能一步步来。

但他相信,随着各州各郡复制燕城的工坊区模式,工业在江北遍地开花。

造船坊投入使用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用不了多久,大颂的造船业将屹立于世界之巅。

“是,殿下。”陈寿应了声是。

周毅则嘿嘿笑起来,晋河的两家造船坊也造战舰,海军的战舰便更有保障了。

了解了战舰以及造船坊建造的最新情况,赵煦与二人闲谈了一会儿,返回静海县城。

这时赵恒等人早已吃过饭,在静海县令的引领下,去了海边游玩。

赵煦又没惊动他们,而是自己掏银子,在静海县酒楼请陈寿和周毅喝酒。

傍晚的时候,众人归来,他去了静海车站,乘坐蒸汽机车返程。

和来时不同,由于试运行效果不错,邹容令蒸汽机车提高了速度,达到了五十公里每小时。

仅仅一个时辰,他们便回到了燕城。

从车厢下来,望着熟悉的燕城建筑,众人颇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仿佛如同在梦中。

一天时间就燕城到静海,又从静海到燕城,中间他们还在静海游玩了许久。

以前若是有人这么和他们说,他们定然会认为这人疯了。

可现在,他们却真真切切体验了一次。

“了不得,真是了不得。”赵恒意犹未尽,“煦儿,这铁路还会修到什么地方?”

赵煦道:“从大颂江北到江南,从海岸到大漠,将来大颂每一座县城都会有铁路经过,也都会有车站。”

邹容闻言,配合着点了点头。

赵恒怔了一下,望向赵煦眼神复杂,良久他道:“很好,很好。”

一边说,他一边同糜妃向无极宫走去。

赵煦有些赵恒有些奇怪,但也没有深想。

正要回王府,邹容这时道:“殿下,这南下的铁路遇到麻烦了。”

“你说的是晋河吧?”赵煦稍微思索便猜了出来。

遇上小河小沟,工部还能修桥铺路。

但是晋河最窄的地方也有五百米,且河水又深又急,当前根本没有能力建造过河大桥。

如此,铁路便在晋河处中断了。

在当代的十九世纪,正是因为修建铁路遇到这个问题,桥梁技术突飞猛进,又带动建筑业的大发展,使人类第一次有了建造百米高楼的能力。

接下来,他也会对桥梁建设方面的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甚至将建筑这个门类专门从政务学院摘出来,单独办学院。

除此之外还有农业,经济,交通,律法等。

不过在这之前,必须要有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他道:“这个不难,用船渡过去就行。”

“船渡过去?”邹容瞠目结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