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我全家都是穿越的 > 159 搬家咯

我全家都是穿越的 159 搬家咯

作者:悠闲小神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3-28 08:20:1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天愈渐冷,徐家要搬家了。

虽然早就知道这一家子不会再在乌堡内待多久,但真当王氏领着徐月上门,告知她们准备搬出乌堡时,徐氏心中还是升起了浓浓的不舍。

两家相处近一年,分外和谐,加上徐大如今得了公孙瓒的青睐, 又为自家筹谋诸多,徐氏早就不把这个远房堂侄儿当成远房亲戚了。

而且徐家兄妹三个都很懂礼,家里但凡有些好东西,立马就给她们送来。

这一来一往的,家里的两个孙儿早已经是表哥表妹的唤得亲热。

徐氏原以为,王氏怎么也要等到徐大回来, 过完了这个年,等来年开春寻个好日子, 这才动迁。

没想到一家子居然走得这样快。

“怎么就这般着急呢?这么短的时间,庄子上也没弄好,天越来越冷,可别冻坏了孩子们。”徐氏担忧说道。

王氏跪坐在徐氏对面,看着院落里正在与表哥表姐道别的徐月,微微一笑,“姑奶奶放心,那旧宅我已经命工匠重新修缮,增添了地龙和火炕,冻不着他们。”

“相公前两日来信,说他快回来了,我就想着趁他来之前,把家里这些大小事物办妥,等他来了,也能轻省许多。”

这话从王氏口中说出来,陪坐在一旁的刘氏听了都差点一口茶水呛出来。

表哥家里到底是谁做主,她瞧了近一年, 心里也有数了。

从来是王氏说一不二的,刚刚这话, 要是换成表哥徐大来说,就会自然很多。

刘氏自觉脑补,这是王氏在外给徐大留面子,对表嫂的御夫之道,暗暗点了个赞。

话已至此,徐氏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让母女二人留下吃了晚饭再走。

姑奶奶好意,王氏和徐月便留了下来,顺便说一说庄户上那间房子的安排。

那两间房子已经被徐大和王大有买下来,现在他们就要搬走,房子就空置了。

到底是一家人起步时的落脚点,王氏不想让它就这么空置下去,准备留两个奴隶在这,把余三叫来,把豆腐坊继续办下去。

不过员工有了,还得有人管理才行。

话说到这,徐氏渐渐听出味儿来,这是准备把豆腐坊给她的意思?

“这可使不得,你们刚起步,要用银钱的时候多了去了了,你若不放心,我叫吉祥继续过去给你们看着,每月按时将账目银钱送过来,你也不必操心了。”

王氏轻抬了抬手,示意姑奶奶您打住这个想法,又解释道:

“眼下县城周边的销路都打开了,只我们这一间磨坊,根本不够大家分的,所以新宅那边还要再建一间豆腐磨坊。”

“家里可用的人少,两间磨坊我们顾不过来,只好来麻烦姑奶奶您了。”

见徐氏连连点头表示自己会帮忙,王氏又继续说,我们不能占姑奶奶你这个长辈的便宜,所以乌堡这边的豆腐坊,每年利润,咱们两家三七分。

徐氏占七,徐月家占三。

当然,对王氏来说,全部送给徐氏,或者是直接停办,都可以。

毕竟现在有了王大有那边的琉璃瓷器,豆腐坊这点小利,已是可有可无。

但人和人之间一旦没了往来,没了牵扯,感情终究会淡下去。

谷篺 现在留一个豆腐坊在乌堡内,因为经营上的事,两家会一直走动,这份关系就不会随着距离而淡去。

况且,这也算是给家人们留条退路。

万一哪天遇到麻烦,一家人还能有个地方落脚。

徐氏隐约也能明白王氏的想法,假意推辞两遍,就顺势应了下来。

刘氏面上的笑容立马灿烂了很多,正如王氏所说,豆腐坊看起来没什么赚头,但心里会算的,早就有数了。

告别饭吃完,豆腐坊的事也解决,次日清晨,早就在为搬家做准备的徐月一家便忙碌起来。

大头的物件、牲畜,前几日都已经陆陆续续拉到新家庄子上,现在剩下的只是徐月一家的日常用品。

一辆驴车,一辆马车,再加两辆徐氏借过来的牛车,共四辆车,就把家里这些徐月兄妹三个用惯了的物件装完。

而王大有一家的东西,昨天就已经搬走。

新庄子那边的兵工厂还等着他过去呢,人一早就不在这边了,只剩下暂住在徐家的君梅姐弟两个。

吕蒙带了一队部曲过来,除王氏和徐大郎单独乘骑之外,余下的部曲一人带一个孩子,一行人踏着清晨的浓雾,朝新家驶去。

新买的庄子距离公孙氏乌堡并不远,在县城和乌堡之间的一处山坳里,距离乌堡大概四五里,离县城就更近了,不过三里地。

这处山坳,也是渔阳城外这片宽阔地中唯一的山坳,地窄田少,因为地势稍高,用水也比较紧张。

所以一直入不了当地豪强们的眼。

也因为这样,公孙衍才能这么迅速就帮王氏拿到地契。

王氏拿到这块地的第一时间,就是带着手下吕蒙这帮人挖河沟,把县城外大河里的水引过来。

先前的主人也这么做过,原来就有旧的河沟,王氏等人在原有基础上重新修整,能节约很多力气。

不过这样的河沟也只能做临时使用,时间有限,先凑合着,等一家人在庄上安定下来,过了年再处理。

并且庄上宅院和宿舍区都打了井,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取水。

马儿“哒哒”驶入那条正好可容一辆马车行走的黄泥小路,从两座矮坡之间穿过。

走了不到五十步,眼前便豁然开朗,大片已经收割完只剩枯草的农田显露在众人眼前。

农田四周,是修整得整整齐齐的斜坡,上面还留着斩断的高粱杆子,用与沤肥。

庄子上的佃户们正在坡脚忙碌着,把之前狭窄的道路拓宽,好方便车马行驶。

而在这大片的农田背后,是一间修缮过的三进青砖宅院。

院子四周种有各种树木,其中一颗巨大的老树盘踞在大门左侧,落叶纷纷扬扬,将树下的石桌石凳铺上一层橘黄。

而主宅右侧的坡脚下,联排的土坯茅屋一字排开,共建了三排,呈品字型,整整齐齐的立在坡脚。

王氏说,那就是宿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