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意外怀了敌国太子的崽 > 第164章 新岁日常【3】

意外怀了敌国太子的崽 第164章 新岁日常【3】

作者:若兰之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02-26 16:52:31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江蕴从早上一直写到午后。

待笔迹干透后,取来提前准备好的匣子,将写好的文章折起,连同那根紫毫等一道封存进去。

隋衡带着小江诺在另一张食案上用膳,见状,起身走过来, 问∶"这就写好了?"

平常人做一篇文章需要多久隋衡不清楚,但他知道,能短短一上午时间就一气呵成, 洋洋洒洒写了数页纸,中间毫无停顿,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

江蕴点头,一边整理着书案,自案后抬头,道∶"待会儿我去拜访师父,你可同去?"

隋衡知道今日不是普通拜访,江蕴既这么问,就是希望他同行的意思,且多半有用得到他的地方。

"自然。"

隋衡吩咐嵇安去备出行车驾,又让膳房将新热好的甜粥送来了一小碗。

小江诺已经抱着碗,呼噜噜喝完了一大碗鹿角汤。小家伙刚刚断奶不久,以前一天一顿鹿角汤就能饱腹, 现在却要早晚各喝一顿。这会儿补的是早上的。

江蕴坐到食案后,小口优雅喝着粥,盯着小家伙继续把辅食吃完。

两岁的婴孩,已经可以吃一些正常饭食, 但做法上要以软烂好消化为主,为了保证营养合理搭配,江蕴在请教孟辉之后,亲自给小团子制定了一份食谱。小家伙胃口向来好,倒是不怎么挑食,今日膳房做的是虾仁土豆泥,江蕴喝了不到半碗粥的功夫,小团子已经将一碗土豆泥吃完,并满足的打了个饱嗝。

真是个康健的小家伙。

江蕴感到由衷欣慰。

希望腹中的另一个小家伙,也能此。

傍晚时,江蕴和隋衡一道乘车来到左相府。

今日是元朔,白日里,左相府门庭若市,宾客往来不绝,主要以朝中清流官员和当世名士大儒为主,晚上已然清净许多。

府门上换上了两只新的大红灯笼,夜色里,散发着喜庆温馨光芒。

老管家见太子府马车过来,便晓得是相爷最钟爱的小弟子过来给相爷拜年了,忙亲自挑着灯笼过来,引江蕴和隋衡入府。

即墨清雨披着衣袍,在廊下相侯,身后跟着大弟子赵衍和另外几名得力弟子。因是新年,在外游学讲学的弟子悉数回了左相府,师兄弟们难得聚在一起,府中气氛比往常热闹许多。

"殿下大驾光临,老臣有失远迎。"

这话是对隋衡说的。

即墨清雨要行礼,隋衡没敢受,而是命人将年节礼呈上。

左相府与太子府素来没什么交集,这么多年以来,这还是第一回,太子亲自登门,向相爷贺新年,左相府上下不敢怠慢,对于太子送上的年节礼,自然也不敢擅收。

老管家用眼神询望向即墨清雨。

隋衡笑道∶"这是孤的一片心意,左相就不要客气了。

"若不然,就是看不上孤的东西了。"

即墨清雨最终点了头。

老管家这才敢将礼物接过。

江蕴等隋衡说完,方执师礼,向即墨清雨和诸位师兄问好,然后亲自扶着即墨清雨进会客的茶室。

坐定之后,仆从奉茶,江蕴则将那只匣子取出,摆到案上,道∶"本该白日来向师父拜年,因为—些私事助搁了,望师父勿怪。"

小弟子身为江国太子,公务繁忙,自与其他弟子不同,能抽身过来,已是最大的诚意,即墨清雨自然不会计较,只是略好奇的盯着那只匣子问∶ "这是何物?"

赵衍在后头笑道∶"这还用说么,定是小师弟给师父准备的新年贺礼。

江蕴笑道∶"大师兄说得不错,的确是贺礼,只是,弟子这贺礼,与其他师兄的贺礼可能不大一样。"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室中众人除了隋衡外,皆起了好奇之心。

即墨清雨面上虽然维持着严肃表情,但始终落在匣子上的视线,显然也暴露了内心的想法。毕竟,这还是他头一回收到面对面小徒儿的年节礼意义自然非同一般。以小徒儿的玲珑心肠,必然也不会送普通俗物。

赵衍道∶"小师弟,你就别卖官司了,师父老人家的眼睛,都快长到匣子上了。"

其他弟子俱哈哈大笑。

左相即墨清雨出了名的耿介清高,平日教导弟子更是以严厉出名,换作平时,赵衍作为大弟子,就是胆子再肥,也绝不敢当着即墨清雨的面开这样的玩笑,但今日是新年,讲究的就是一个团圆和热闹,再加上有江蕴这个最得宠爱的小师弟在,赵衍才敢如此打趣。而即墨清雨果然也没有露出愠色。

隋衡坐在一旁,看着难得在长辈面前展露出活泼灵慧一面的江蕴,再次忍不住想,若是江蕴没有经历过那些困厄苦难,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被长辈爱意包裹的环境里,像正常的孩童一样长大,此刻,必然是活脱脱一只小狐狸。

但就算是/小狐狸,最终也要被他叼回窝里。

如此想着,太子殿下的心情越发愉悦了。

另一厢,江蕴已经在一众师兄的注目中,慢慢打开匣子,露出封存在里面的纸笔,道∶"这是弟子根据这阵子所思所感,新作的一篇文章,名《紫毫赋》,还请师父过目指正。"

即墨清雨看着那笔杆上雕着黄金的紫毫笔,原本还微微困惑,小弟子何时染上了这等奢靡之风,闻言,眼睛果然微微一亮。

众所周知,以即墨清雨如今的地位,这天下间,再没有比一篇优秀的文章更能牵动这位左相的心T。

而且即墨清雨上一回看江蕴文章,已经是两年多前的事了,那时,江蕴冒雨展袖,坐在左相府的墙檐下,信手写了一篇文章。目的是为了说服他派墨骑去骊山。

虽是信手挥亳写就,即墨清雨亦忍不住拍案叫绝。

只是那夜情况特殊,牵涉到太多利益纠葛,他虽然心中认可,并未将那份欣赏直接显露在面上。这之后,即墨清雨一直没有再看过这个小弟子的新作。主要原因就是小弟子公务太繁忙了,根本没有时间专注文章事。

今日收到这样一份意外惊喜,即墨清雨怎能不欣慰。

即墨清雨不待江蕴动手,亲自将匣子里的纸笔取出,见书写文章用的纸,竟是最廉价的白麻纸,又是一重意外。毕竟,别说时下贵族之家,就是稍微富裕一些的平民百姓,也不会用这种材质的纸书写东西了。

"紫毫赋白麻纸,有意思。"

即墨清雨唤来老管家∶"去将去岁埋在窖中的那壶石法春取来。

左相即墨清雨每逢阅到好文章,必要佐以美酒,这在江北也是一桩美谈。赵衍等弟子都微微吃惊,他们只知师父老人家欣赏小师弟的文章,却没想到竟欣赏到如此地步,几等于还没有开卷阅览,已经提前给了上甲的评价。

老管家见相爷高兴,自己也跟着高兴,忙乐呵呵取酒去了。

正堂洞开,所有火烛均被点亮,室中亮若白昼,即墨清雨与江蕴相对而坐,隋衡一袭麒麟纹墨袍,坐在江蕴旁边,其他左相府弟子则按着长幼次序,分坐在各自座位上。因是元日,案上摆着瓜果酒浆等待客之物。隋衡还特意让太子府的侍从送了很多御制的糕点和美酒进来。

即墨清雨展开那篇写在粗糙白麻纸上的文章,仔细阅览,起初抚须而笑,频频点头,等读了几行之后,神色就有了微妙的变化,但仍忍着困惑继续往下读,等又过了一会儿,目光便倏地凝住。

所有人都察觉到气氛有些不对劲儿,一个原本拿了只果子要啃的弟子,也默默将果子放了回去。

即墨清雨抬起头,用一种复杂的眼神望着江蕴。

他嘴角紧抿,面部肌肉紧绷着,呈现出一个异样严肃板正的弧度,显然是要发怒的迹象,可望着对面年轻太子俊秀温润的面孔和春雨般灵透干净的双眸,终于难以像对待其他弟子一般,直接出言训斥。

老管家笑呵呵捧着酒进来,看到刚才还春风满面的相爷,忽然间黑了脸,也是一头雾水,抱着怀中一坛子新取出的石冻春,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

"都下去。"

即墨清雨语气如常开了口。

这话显然是对其他弟子说的。

以赵衍为首,众弟子忙起身,无声施一礼后,退出室外。

赵衍隐约猜到些什么,出了房间后,让其他弟子自行离去,回房温习课业,自己则留在廊下,密切注意着里头动静。

老管家也抱着酒出来了,陪赵衍一道站着。老管家张口想问,赵衍忙做了个噤声姿势,接过那坛子酒,示意老者先去休息。

室内,唯隋衡岿然不动,恍若未闻,依旧维持着原来的姿态,一动不动地坐在原处。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即墨清雨显然也没指望这位混不吝太子殿下会听从自己指令,只盯着仍端然坐在对面,毫无畏避之色的江蕴,冷哼声,道∶"紫享笔,白麻纸,容与,你这篇文章,虽则通篇在言紫毫,实则是在指桑骂槐,骂老夫暴殄天物,误人子弟啊。"

隋衡原本端着碗茶水,在装模作样的喝,闻言,那一口水险些没从嗓子眼里呛出来,他只知江蕴这篇文章必然不仅仅是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那般简单,却不料,江蕴讨的这两样东西,还有这点深意。

再观江蕴,羽睫轻垂,眼波不动,镇静答∶"弟子确为紫毫感到惋惜遗憾,但决无冒犯师父之意。"

即墨清雨再哼。

"俗话说得好,无声胜有声,你虽没有指着鼻子骂为师,却比指着鼻子骂还厉害啊。"

对于半途收入门,算是摘现成果子的小弟子,左相大人还是宽容许多的。这片刻功夫,即墨清雨已平复下心情,道∶

"你呀,也不必与我打这文字官司了,什么紫毫白麻,我知道你心中所想,然老夫既立下此规矩,就绝不可能半途而废。做学问乃世间至高至洁之事,不该受任何世俗泥淖玷污。若满脑子只有功名利禄,也不配提学问二字,不配为我即墨清雨弟子。我不管你今日是为谁来作说客,他若真有这想法,你告诉他,让他自己来同我说,我即墨清雨绝不做毁人前程之事。"

室外,赵衍听到此,神色微微一怔。抱酒坛的手,也倏地收紧。

隋衡也轻轻皱眉,想,以这位左相大人的犟脾气,今日这事,果然不好办。

江蕴端然而坐,神色依然平静,道∶"圣人常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弟子大胆揣测,师父不愿门下弟子出仕,一来是因门风清正,不想学问二字与功名利禄挂钩,二则,是因师父见惯世家豪强之恶,不愿沾上结党营私之名。兴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比如官场倾轧,人心易变,从古至今,因为权力之争,富贵浸淫,师徒反目,师兄弟阅于墙者,比比皆是,师父不想门下弟子有朝一日也面临那般境地,故而从源头上斩断这种隐患。"

即墨清雨道∶"你既然都明白,为何还写这样一篇文章。"

江蕴∶"弟子在想,身在朝堂,到底有没有真正的''独善其身''。譬如眼下,师父贵为左相,即使禁绝门下弟子入仕,可依旧受到清流派文官追随,及天下名士大儒敬仰。这是名望带来的影响,并不以师父自己的意志而改变。不管师父愿不愿意承认,在世家与清流的斗争与对抗中,师父都是无可撼动的清流派首领,天下名士敬慕的榜样。师父担任宰执多年,更应深知孤掌难鸣,独木难支,身在朝堂,即便是最清廉无私的臣子,除了君王的信任之外,也需要志同道合的同僚的支持。师父如今是清流一派主心骨,然若有朝一日,师父老去,朝中清流一派,要由谁撑起脊梁?学问需要延续,文臣风骨,同样需要延续。眼下诸位师兄能够专注学问,不受外界俗事所扰,是因有左相府这颗大树庇护,无人敢轻视欺侮他们,可若有朝一日,这颗大树没有树荫可用,诸位师兄,还能如眼下一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么?"

即墨清雨默然听完,道∶"照你所说,如颜氏一般,门生故吏遍布朝堂,一呼百应,甚至敢公然挟制储君,把持军政朝政大事,便算是好了么?你可知,颜氏立足百年,英才辈出,族中名师大儒无数,,到后来,为何人才凋敝,除了一个颜齐,剩下的颜氏子弟,连一篇上甲水平的文章都很难作出来么,就是因为心歪了。在颜冰影响下,颜氏子弟自上而下,都汲汲于功名,无人肯沉下心来钻研学问,年纪轻轻的,就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就算是有好苗子,也生生给耽搁了。否则,,以颜氏影响力,这数十年间该培养出多少名士大儒,该为朝廷输送多少真正的人才。老夫是真心为颜氏感受可惜可叹,老夫不想即墨一族再蹈颜氏覆辙,老夫想让天下知道,世家大族,也是有世家大族风骨与坚守的。"

"若人人都把入左相府就学,当做是登朝入仕的跳板,这世上,还有几人会专心做学问?"

江蕴道∶"若是朝廷另给他们展示能力与自由选择的机会,不必经过左相府,也不必经过师父举荐呢?"

即墨清雨果然露出意外色。

这个年代,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式基本上以"举荐"为主,举荐标准为品行突出者或才能突出者,品行一项里,主要考察孝廉项。左相府的弟子如果入仕,就算他这个左相避嫌,,由其他人来举荐,在世人眼里,依旧与他这个左相脱不开干系。

约等于避了个寂寞。

隋衡也好奇得等着江蕴接下来的话。

他知道,江蕴一定是做了充足准备,才会坐在这里,与这位以孤高耿介著称的当朝左相面对面"试判"。

江蕴从袖中取出另一份文章,展袖呈到即墨清雨面前,正色道∶"做学问需要风骨不假,可寒窗苦读,对于大部分没有家世背景的寒门学子而言,亦是他们唯一改变命运、获得名望甚至是仕途的机会。"

"故而,弟子想为天下寒门学子开辟一条公平公正的选拔入仕之路。"

"弟子斗胆,请师父阅完全文,再作评断。"

即墨清雨接过,展开,和方才所用白麻纸不同,这是一篇写在洁白宣纸上的文章,墨迹新旧不一,显然是断断续续写成,且有修改痕迹,字斟句酌,非一日速成。即墨清雨看到一半,目光便亮了起来。

"朝廷统一选拔,统一标准,分科取士,择优而用?"

文章中,细致的列了所有可能涉及的科目,既有时下流行的策论,亦有算术等比较偏门的学科,几乎兼顾了所有学科种类,科目之下,则详细介绍了考试的流程与大致形式、安排,以确保绝对公正公平。

所有参与选拔的考生,都要隐去姓名、籍贯这些真实信息,考官也有朝廷统一指派,防止徇私舞弊的可能。

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

若是真能按照文章中的设想推行开,世家把持人才选拔通道的积弊与局面将彻底得到改善,寒门学子将获得真正的上升通道,这于正急缺人才的朝廷而言,显然是一大创举。

即墨清雨握纸张的手轻轻颤抖。

上一次他有这种感觉,还是在同样的地方,那俊秀少年请求他解救太子府的时候。

江蕴离开后,赵衍进来伺候。

赵衍望着沉默坐在案后的师父,尚且有些心虚,即墨清雨却让他坐。

防止失联,请记住本站备用域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