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总裁豪门 >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360.旅途记事四十六:“手掌交响曲!”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360.旅途记事四十六:“手掌交响曲!”

作者:莫扎特别 分类:总裁豪门 更新时间:2023-11-08 00:01:23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该沉默的,不该沉默的,都沉默了。

放在此时此情,这算游戏,如果放在课堂上,这也是一种视唱的训练。

视唱顾名思义,看着谱子用嘴巴进行演。

通常这个阶段的孩子接触到的都是单声部视唱,就是只有一行谱。

现在无外乎是在此基础之上加入了另一个需要手弹的声部。

那么具体是怎么操作呢,很简单,就是弹一个声部唱一个声部,同时进行。

比如需要唱的声部是doermifaso,需要弹的声部是sofamiredol,那就唱得同时弹,要求自然是唱与弹的节奏要对齐,把音唱准。

这项练习对于孩子的节奏训练帮助非常大,同时也能锻炼孩子手脑协调能力。

更关键的是它能从深层次让孩子们领会声部间的微妙关系。

其实对于现场的一些孩子而言,这个游戏,或是说这项练习,并不陌生。

比如X老板和孙立文的学生,二人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专门让孩子们进行过这样的练习。

其他老师虽然没有对他们的孩子进行过转向训练,但是多多少少也给孩子们讲过。

比如小季练黑键练习曲时,也做过相应的练习。

黄楚贤虽然没有给马昊单独做过这类训练,但是唱弹节奏的训练她没少让马昊做。

或者说换成台下任意一个学琴超过两年半的孩子,都能用较慢的速度应对类似的简单练习。

可现在的问题是,大屏幕上的题目有点小麻烦。

宋康一开始给大家看的单声部旋律是著名的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阳》选段,旋律大家心里一唱就知道是哪首音乐。

现在出现的另一个声部是伴奏声部,如果是正拍对位的伴奏也好说,可我的太阳的伴奏音型里有小附点。

什么意思呢,打个不太确切的比方。

我们现在把左腿当成需要用手弹的钢琴声部,把右腿当成需要嘴巴演唱的声部。

然后走路。

正常情况下走路,左右腿频率基本是一致的。

可如果左脚扭了之后呢?

我的太阳就是这个情况。

现在就需要在这种状态下来完成这道题目。

在钢琴演奏中,左右手的不对称节奏一直都是一个难点。

还是那个经典的老例子,各位不妨再试试左右手同时打拍子,左手打两拍右手打三拍,要求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再细品一下。

-

小胖子马昊见老师“坑人”,心里那叫一个不爽,可上都上来了,他总不能丢了舒伯特小队的脸。

他心想不就是个小小的附点伴奏,来就来!

心里虽然这么想,马昊坐到钢琴前的第一时间并没有着急动手,而是先弹手比划了一下,同时心里唱了起来。

不唱不知道,一唱心道是有点小小的麻烦。

现场可不止马昊一个人遇到了麻烦。

孩子纷纷尝试,一只手在腿上或桌子上模拟键盘,嘴里默唱着。

渐渐地,教室里阵阵骚动响起,同一时间,各种情景纷纷开始上演——

一组巴赫小队:

“不对不对。”小北急忙缩回手,小声自言自语着摇摇头,再次进行尝试。

一旁苗恒瑞小声提醒:“你别跟着唱成附点啊,那是三个八分音符。”

小北内心:我知道!!我不是控制不住嘛!!!

听小北又唱错了,苗恒瑞摇摇头,小声:“听着。”

说着苗恒瑞决定给小北示范一下,抬手在桌子上弹起了的同时嘴里琴声哼唱起来——

结果,“扑哧!”卢瀚文没忍住!

苗恒瑞顿时脸烧了起来,他也嘴瓢了,被手指动作拐到附点节奏上了!!

小北:“啧啧。”

苗恒瑞:“.失误!”

二组莫扎特小队:

马可服了,他搞不定。

豆豆唱了两次也是都错了。

刘子谦见状小声:“尽量不要同时想两个声部,先稳住一个声部,然后另一个声部围绕它来。”

经过刘子谦的提示,二组众人渐渐都有点干感觉了。

三组舒伯特小队:

刘丰瑞:“早知道我就不让他上去了。”

眼镜:“队长你的意思是你亲自上吗?”

刘丰瑞:“咳咳,倒也不是这个意思。”

四组海顿小队:

小车一遍搞定之后觉得这种练习好有趣,此刻她已经嘴里唱肖邦升c小调圆舞曲的旋律,左手弹起了伴奏。

傅宇也正在教队友们怎么来做这种练习。

五组贝多芬小队:

王小虎觉得自己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挑战,他一开始觉得很简单,可一唱一弹之后,他觉得难度上来了。

但他可是励志他要成为指挥家的人,怎么能被一个节奏难住。

就在他再次失败之后,刘子涵友情提醒:“盯着一个声部才不容易出错。”

王小虎转脸:“你行吗?”

刘子涵直接一遍唱对。

王小虎:“那一会如果需要每组派一个人上去唱,你就去。”

刘子涵:“okok。”

十拿九稳亨德尔小队:

老师们也都试了试,除了吴泽宁,剩下的老师都是一遍搞定。

还得是老师。

坐在老师后面的高年级同学们也各自试了试,他们也觉得稍微有点麻烦。

不过对于受过此项训练的季洋大师姐来说,这道题目和玩差不多,她期待一会来点更难的题目。

转眼三十秒过去,宋康的目光回到钢琴前的马昊身上,“试试?”

教室里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了钢琴前。

马昊肉乎乎的腮帮子轻轻一吐,接着抬手落指,嘴巴跟着唱了起来。

第一遍有些遗憾,他最后一小节唱成附点节奏了。

但是台下没有人笑话马昊,因为马昊这一遍已经超过台下大多数人了。

不气馁!小胖子第二遍顺利搞定,赢得了台下的掌声。

“哗————”

宋康履行诺言,送上了一枚音符贴纸作为奖励。

马昊开心地拿着音符贴纸回到三组,孩子到底是年纪小点,还单纯,直接把奖励递给了刘丰瑞。

宋康:“刚才我也看到大家都在尝试,难不难?”

孩子们齐声:“难!”

宋康笑:“有那么难?我看刚才也有人一遍就唱对了。”

大家东张西望起来,像是要找到谁那么厉害。

“好了。”宋康拉回孩子们的注意力,“不管难不难,视唱和节奏是我们学习音乐过程中的两门必修课,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运用钢琴的配合来完成双声部的视唱。”

“课程结束的时候,我们各组需要自选一条曲目,来完成一部七人合作的节奏视唱。”

孩子们一听这话,下意识以为又要竞赛,瞬时个个打起精神!

“来看大屏幕。”

随着宋康鼠标一点,各种节奏型汇总的图片出现在了每个孩子眼前。

“我们先来复习节奏型。”

-

节奏不仅是特指音乐中的节奏感知,它存在于一切具有运动及变化规律的事物当中。

从四季交替,日月交辉等自然现象到呼吸、脉搏等生物节律,其存在着规律的节奏变换。

所以人对节奏的感知,常带有自己的主观感知力。

因此,不同的主体对于同一种节奏,其心理感知是截然不同的。

节奏可以说是音乐诸要素中与人的生理、心理感知活动关系最为密切的部分。

在音乐中,音高和时间是两个重要的维度。

一切旋律进行,内涵表达都要通过音高以及时间两者进行编织塑造。

一首音乐作品可以没有音高维度,但是时间维度是而不可缺少的。

在时间维度中,存在着三个要素,时长、节奏、节拍。

这三种要素合力构成了音符在时间中的流动,音的长短、强弱,动静成为表现情感的一种载体。

对一般意义的音乐而言,时间是使得音响得以横向联系和连续进行的平台,研究音乐就得研究音响在时间中发生的状况。

而对于人而言,最直观的节奏就是心跳和击掌跺脚这些与生俱来的自然动作

四十分钟转眼过去。

过去的四十分钟里,宋康将孩子们所了解的各种节奏进行了一次完全的肢解。

从一个作曲家的角度,他结合前天音乐改创课程里给孩子们所讲的节奏运用,让孩子们再次深入的感受到节奏的奥秘。

“现在告诉我,什么是节奏?”他问。

孩子们齐声:“心跳!击掌!跺脚!”

宋康笑:“很好、”

不同于寻常的视唱课堂,宋康带着孩子们肢解完节奏型之后,并没有让孩子们唱谱例。

“现在我们先做一个热身的小游戏。”

小游戏?!

教室里的气氛骤然不对!

一说到游戏,孩子们都有点怕了。

“这次真的是游戏。”宋康补充。

一顿,他示意工作人员打开节拍器,现场响起嘀嘀嘀的机械声。

“这是六十的速度,现在我们先这样,左手打起拍子。”

说着宋康带头用手拍起桌子,“大家一起。”

顿时间,一个又一个孩子加入,顷刻间,教室里‘噹噹噹’的声音一片。

“不是拍手,是拍桌子,对对。”

调整好孩子们,宋康向老师们也发出邀请,“孙老师,李老师,一起来啊,舞蹈啊。”

孩子们哈哈哈地望去,孙立文李安二人也笑着加入。

“用左手!”

最后一次,宋康将现场所有人的左手调动起来。

声音之齐,别有一番动听的感觉。

“好不好听!”

孩子们卡着手底下拍子大声回答道:“好!听!”

宋康:“我们左手打的是几分音符?!”

孩子们:“四!分!音!符!”

宋康:“好!注意了哦,现在我们拿出右手,打八分音符。”

宋康话音落下没过一秒,教室里的节奏乱了起来,不过仅仅乱了不到五秒钟。

右手打八分音符就是左手拍一下,右手拍两下,属于基本节奏击打,孩子们基本一错就能找对。

现在再听,教室里的节奏呈现出了两种层次。

待到孩子们都适应了,宋康再次布置新的任务:“巴赫小组同学请注意!”

一组孩子们顿时竖起耳朵!

“你们左手停下!右手保持不变!每隔一拍做一个重音!”

一组孩子收起左手,右手拍起强弱,这不就是四二拍嘛!

“莫扎特小组同学请注意!”

二组孩子们竖起耳朵!

“你们停下右手,左手保持不变,每隔一拍做一个重音!”

二组孩子们收起右手,卡着一组的四分音符开始做单纯的二八节奏型

“舒伯特小组请注意!”

三组孩子们竖起耳朵!

“你们左手停下,右手做前十六后八节奏型!”

前十六后八也很简单,三组孩子们都不用宋康再提醒,每隔一拍做出一个重音。

现在再听,有趣的一幕出现了,二组和三组组成的节奏型让人听起来有种——‘倒车,请注意’的节奏感。

“非常好!重音效果很棒啊各位!胳膊酸不酸?!”

众孩:“不酸!”

宋康:“那我们继续,四组!”

四组孩子早已准备好!

“右手停,左手三连音!”

其他三个组的节奏型都可以被‘1’整除,而四组的三连音需要在一拍内均匀的打出三下,稍微有点难度。

尤其是在左右干扰的情况下。

不过这能难住海顿小队吗?

显然不能!

在傅宇和小车的带领下,四组的孩子们如同一股逆流扎进了掌声节奏的海洋。

四组一遍,整个教室里的节奏出现了一种舞曲的感觉!

“五组!”

五组孩子们蓄势待发!

“左手停,右手小附点!”

又是小附点!

可这次只用一个手打,我王小虎单手就没怕过任何节奏!

在虎队的带领下,男生人数占劣的贝多芬小队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用凶猛的小附点撞在了海顿小队三连音上。

至此,五个小队,五中节奏型,在同一时间里此起彼伏,给每个孩子都造成了一种极具视听体验的刺激感!

原来没有音调的节奏也能让人肾上腺素爆发!

然而这并没有完。

“各位老师和高年级的同学,左手走十六,右手大附点。”

瞬时,随着老师们和高年级的手击节奏变化,这一次,教室里像是正在演奏一首由掌声带来的节奏交响曲!

好爽!

好震撼!

孩子们心里呐喊着。

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这种最原始的波澜壮阔!

可还没有完!

“现在!我喊到哪个组!哪个组加大力量。”

“二组四组!”

瞬时,二组四组将节奏音量加大,其他小组自然而然降低音量。

惊奇的一幕再次出现!

掌声的节奏音浪如同分列式一般,以两种姿态将教室的空间一分为二。

一为晴天霹雳,一为雨后云闲。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