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其他 > 缔婚 > 第21章 第21章

缔婚 第21章 第21章

作者:法采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2-05-18 13:16:36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那日谭家查账的事情,项宜一直不想让弟弟妹妹知道,没想到竟以这种方式,传到了他们耳中。

想想项寓的性子,项宜几乎要落下冷汗来。

好在项寓并不知道事情发生在谁人身上,只是一桩隐去了姓名的事情而已。

项宜提笔写了回信,自然不能提及那件事分毫。

她说了另外一桩事情,腊月初九是他们母亲的忌日。

项宜娘亲梁氏病逝的时候,她八岁弟妹三岁。

梁氏看着年幼的孩子至此就要没了着落,心焦得厉害,又怕项宜日后落了个“丧妇长女”的名声,被别家厌弃,便让项直渊早早为项宜定下婚事。

而项直渊替项宜缔结的这门婚事,就是谭家。

可惜,项宜虽然避过了丧妇长女在婚事上的尴尬,可嫁进谭家的她,过得并不似母亲所期盼那样

母亲忌日将近,项宜没富足钱财似父亲在世时一般,为母亲做水陆道场,只能叫了弟妹一道,去安螺寺为母亲斋戒一日,点上一盏长明灯。

谭廷让人将内院厢房辟成了书房,将自己在正房里原本为他定做的高大书案搬了过去,然后让人放了一张稍矮一些的书案过来。

谭廷将谭建叫了过来,让谭建请项宜做一枚闲章,又拿了一整套上好的白玉石出来,谭建的闲章只需要一只,其他都送给了项宜。

谭建不懂大哥怎么让自己出面,只是当嫂子不肯收下,自己死皮赖脸求嫂子留下那些白玉石的时候,才隐约有点明白。

为谭建做闲章,便不完全是私事了,而谭廷又搬去了正经的书房里,项宜便将她篆刻的一应物什,从乔荇房里搬了回来。

那张稍矮的桌案与项宜甚是相合,刻起章来越发得心应手。

因是给谭建做章,她又一向喜欢这个二弟,颇为认真。

只是谭廷一回了正房,她就停下手不做了。

谭廷都不知道自己还要不要回房了,只能越发放轻了脚步。

某次他回房的时候,项宜和乔荇竟然都没发现,两人正在房中,说过两日去安螺寺为梁氏忌日斋戒点灯的事情。

谭廷的生母过世更早,但每年他生母忌日,谭家都会让安螺寺做整整七日独姓水陆,后来不用谭家吩咐,安螺寺的主持也都会把每年那七日空出来,单为谭家所用。

听着她们说梁氏忌日也不过斋戒点灯,谭廷便想同她提一下水陆道场的事情,但他想了想,没有直说,而是转身出了门去,安排正吉替他去一趟安螺寺。

正吉领命立时去了。

谭廷站在廊下吹了会风。

他想起上次去维平府检视大堤竣工之后,专门去绕到青舟书院附近打听了一下。

项寓和项宁果然住在书院山脚下的镇子里。

他们没什么钱,只能在镇子边缘典了个老旧的二进小院。

项宁身体不好,多半时间留在家中,项寓不便留她一人在家,每日还要借书院的马上学下学,而他着实勤奋不似谭建那般,小小年纪进学风雨无阻

房中项宜和乔荇说话的声音轻轻传了过来,廊下的灯笼在风里摇摆打转。

谭廷想,他或许可以借这个机会,与他们姐弟三人缓和些关系。

项宜每年都会去祭拜自己的母亲,赵氏并没有阻拦过她,也会替她添一笔香油钱。

只不过梁氏忌日的前一天是腊八,谭家有施粥的惯例,项宜会在腊八这天早早地领着谭家族人支了铺子施粥,待到下晌施粥结束,再赶去安螺寺。

今年也不例外,只不过这次身边还带了个杨蓁。

杨蓁从前在京的时候,也跟着家中一起施过粥,但多半交给下面的人去做,主家只短暂出面。

不过谭家不一样,项宜从头到位地守在粥棚旁边,施的腊八粥也当真是用料十足的粥,每人都能盛到稠稠一碗。

杨蓁跟着搅动粥锅,问项宜。

“嫂子为何不让管事或者是族人来?腊八还挺冷的。”

项宜笑说动起来就不冷了,又跟她低声解释,施粥这种事,纯属于帮扶庶族寒门的穷苦人。

但架不住世家的人里,有人想在里面捞油水,有人做事不上心,也有人干脆不想便宜领粥的穷苦百姓,不少世族都闹出来施粥反而害死了人命的事情,与当地庶族之间几乎刀枪相见。

她巡视着粥棚的秩序,“年景不好,尽量不要在这关头闹出事情来。”

庶族百姓在寒冬腊月里吃不饱穿不暖,世族子弟却居于暖屋身穿绫罗,一旦双方摩擦起火,将平白招致许多祸事。

杨蓁是行伍人家出身,父兄皆在军营,也听说近年来世族与庶族之间摩擦不断,有时甚至需要官军镇压。

她来之前,母亲还嘱咐她少出门,怕谭氏一族和清崡其他百姓间关系紧张,不过眼下看来,清崡比旁的世族聚居地,要正常的多。

就说施粥这事,谭家的粥水用料十足,寒门百姓们过来领粥无不道谢,许多人都认识大嫂,还要特特要同她躬身说上一句。

“项氏夫人安好。”

大嫂则难得地露出笑颜,“安好。”

杨蓁越发喜欢这位大嫂了,听说她晚些时候要去安螺寺,待谭建从族学下学,便道也要跟着去。

“啊?娘子,那是嫂子去祭奠她娘家母亲。”谭建提醒。

杨蓁说知道,“难道我就不能和嫂子一道,祭奠她娘家母亲?”

谭建:“”

她歪头问谭建,“你到底去不去?”

谭建当然想去,今天去了还能蹭上安螺寺的腊八粥。

安螺寺的腊八粥用了一些不同的食材,味道出乎意料的好。

但他不确定这样合不合适,也怕大哥训斥他时文还没写好,就天天想着出去玩。

他跟杨蓁商量,趁着嫂子还没走,去正院问问可不可以。

正院,谭廷虽未跟着女眷去施粥,但让人去县衙支会了一声,县衙极有眼力地派了一支巡逻队,谨防混乱生事。

这会施粥结束,项宜回了内院,谭廷也回了来。

今日到了下晌,风大了起来,安螺寺又在山上,山风只会更烈。

谭廷负手立在庭院树下,思量着跟她说,风太大了,他送她过去。

门帘一动,她换了一身米白素面的长袄,头上只戴了一只银簪,与乔荇一前一后走了出来。

她看见他站在院中,轻轻挑眉,“大爷有什么事吗?”

谭廷说没有,刚要说出方才想的事,不想院中风一停。

只这一瞬的工夫,风丝竟然都没了。

谭廷的话尴尬在了口中。

而项宜见他无事,行了一礼就要带着乔荇离开了。

正这时,外面一阵轻快的脚步,杨蓁和谭家到了。

杨蓁见项宜要走了,立刻说了自己想跟着一道的事情。

“嫂子,我和二爷也想去山上斋戒一番,祈祷明岁的平安。”她跟项宜眨眼。

项宜没什么不可以。

谭建也凑过来,虽然他也眼巴巴地想跟着去,却在大哥眼皮子底下不敢乱说话。

他偷偷去看谭廷。

本以为至少会看到大哥不善的目光,没想到大哥似乎并未理会他,反而略一思量,开了口。

“既如此,便都过去吧。”

他说着,微微停顿,清了一下嗓子,“我送你们一道过去。”

谭建还以为自己耳朵出现了幻听,连杨蓁也挑着眉,眨眼看了谭廷两眼。

谭廷却留意着自己的妻子。

他见她这次倒没太多意外的神色,而是静默地皱了皱眉。

好似他送她过去,是一件让她不适的事情一样。

不适

大哥不仅答应让他去安螺寺,还要亲自送众人过去,谭建着实被吓到了。

只是这本事一件值得放炮庆祝的事情,但不知怎么,大哥说了之后,反而自己不高兴起来,沉着脸沉默,就像是谁欠了他银子。

谭建觉得这个比喻不对,他哥并不会因为别人欠他钱而在意。

这会骑在马上,谭建小心品着他哥的神色,还没品出什么来,突然被他哥一回头瞥见了。

大哥神色不善地瞥了他一眼,然后打马跃到了前面去,只给他留了句话,“待回了家,把你近来做得文章,都送到我书房去。”

说完,高头大马快跑了起来。

谭建可跑不动了,脸哗啦垮了下来。

关键是,他近来就没做出来几篇时文啊!

他怕了,觉得到了安螺寺一定要避开大哥才行,不然他担心自己回不了家了。

安螺寺,有人提前到了。

小沙弥引路过来的禅房里,小姑娘不住地大喘气。

“我以为在家练了那么久,登山不会累了,怎么还是这么累?”

她出了一身汗,脸色红彤彤的,唇色略干了些许,清秀细长的眉下,眼眸水亮似溪水波光。

她抹了一把汗,又递了个帕子给眼前的少年。

“阿寓,你也擦擦汗吧,不然到外面吹风会着凉的。”

项寓不要,“你以为我也像你一般么?这点山路我可没出汗。”

少年仰着下巴像一只骄傲的大公鸡。

也不能说完全没出汗,他只额间落下了一滴,不过偷偷擦掉,没让项宁察觉罢了。

项宁将帕子收了回来,瞥了他一眼。

“我不信一会长姐来了,你也这般不听话?再怎么说,我也比你早从娘肚子里出来半刻钟,正儿八经是你二姐。”

她板着脸认真教训项寓,但她身子不甚强健,说起话来也有些中气不足般飘飘软软的,一点没有长姐的气派。

项寓好笑地哼哼了两声,瞧了一眼日头,叫了项宁。

“我和几位学子约了在后山见面,眼下时间快到了。”

项宁往外看了一眼,“是上次写了那则查账的事情寄过来的人吗?”

项寓说是,“我正好问问他,这是哪家的事情。”

他说着,脸色沉了几分。

他这两天仔细琢磨了一下那则“趣闻”,越琢磨越觉得心里不踏实。

他必须要弄清楚到底是谁家的事。

而这件事最好、最好,不要和谭家有一文钱的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