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直播说错话,被观众送上热搜王世风蒋芸 > 第511章 《仙武·花木兰》首映

直播说错话,被观众送上热搜王世风蒋芸 第511章 《仙武·花木兰》首映

作者:浑光同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03-20 03:41:06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外包幕后团队原本是属于娱乐行业最底层的,因为几乎所有娱乐公司自己养的团队都刚刚好够每年计划内的产量。

只有偶尔计划外的工作,才会想起外包团队来。

所以外包团队一直都是买方市场,供过于求,要看娱乐公司的脸色吃饭。

但是现在一些字变成了卖方市场,供不应求,娱乐公司开始说软话,加钱了。

这让他们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的错觉,但毕竟人力是有限的,即便给的钱再多,接不了就是接不了。

这个时候,各大公司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

今年以星河,花纳天宇为首的大公司早在开年就已经开始拉高产量了。

平时开年第一个季度,最多也就上线公示150部电视剧,但是今年第一季度,已经公示了180部,平均每个月60部,一天2部,其中星河贡献了30部。

而第二季度才过去半个月,已经公示了70部!其中星河23部,花纳天宇20部,而且在内网备案中,星河这个季度已经报备了73部电视剧,花纳天宇报备了82部。

光是这两家,已经完成了以往的产量,如果再加上其他公司,那么这个季度的电视剧产量,将会直接翻倍!

本来竞争就激烈的电视剧行业,突然产量翻倍,这绝对不是一个好信号。

因为用户的时间有限,而且用户时长可不只是多看了别人家一集,就可能少看自己家一集的排队算法。

同类型的竞争,是淘汰制!

因为市场总量不会有变化,被淘汰就意味着力捧的演员没有人气,没有话题炒作,也就没有了商业价值,这个淘汰成本对于一些小公司是致命的。

以前产量正常的时候,小公司的电视剧就算再差,也会有一些‘剧荒’的观众看一看,只要有几千个观众看,公司就能把数据注水到几十万播放量,有了播放量,就能营销赚钱了。

但是现在行业内卷,观众们几乎是目不暇接的情况下,就不存在剧荒情况,那么就剩下残酷的淘汰了。

最后只有剩者为王。

而且影视剧产量的增加,也意味着流量瓜分更加残酷,本来就没什么钱做宣传的小公司,这下更是死路一条了。

有潜力的艺人苗子抢不到,宣发资源也抢不到,现在连外包团队都抢不到!

那还玩儿个屁!

许多公司的老板看清行情后,瞬间就崩溃了。

纷纷痛骂星河,花纳天宇这些大公司不给人活路。

于是有些果断的老板直接宣布解散。

有些心存侥幸的老板选择裁员,以前娱乐圈的钱好赚,多养几个人无所谓,一个艺人配几个助理很正常,现在行业大环境不好,别说助理了,经纪人都要竞争上岗。

一时间,娱乐圈内出现了大量的失业人员,其中基本上都是一些助理,前台等行政行业,以及一些被公司放弃的艺人。

当一个行业开始大量裁员的时候,意味着这个行业正在走下坡路。

这些被突然裁员的打工人们也很懵,甚至都想不出原因。

行业不景气的时候,不应该加大投入竞争吗?直接节流算怎么回事儿?

同时他们也越发看明白,这个行业啊,也没想象中那么安逸,这个时候他们就突然想起来之前一直看不起的星河传媒了。

星河传媒的工薪体系一直都是业内的‘笑话’。

固定死工资模式,在娱乐圈这种名利场简直是离经叛道,几乎全行业人的共识都是,指望着自家公司的艺人爆火之后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带他们走上人生巅峰。

星河的工薪体系就相当于直接把所有人走向人生巅峰的路给斩断了。

虽然说终身制和分配房听起来很稳定。

但是求稳定,谁会来混娱乐圈啊?

混娱乐圈的不管是坐着明星梦还是小助理,都有一颗飞黄腾达的野心,毕竟这里有太多一夜暴富的奇迹了。

但是经历过现实毒打后,他们忽然意识到,其实稳定也听好的。

星河传媒虽然固定工资,但是至少包吃包住有休息时间啊。

于是业内纷纷打听星河传媒最近的招聘情况。

星河传媒在被挖空之后,又一次迎来应聘潮,而且这次应聘的员工素质,和之前完全不一样。

这些员工虽然大多出自中小型娱乐公司,但是都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以及人脉关系,算是这个行业真正的中坚力量。

虽然这些人大多都是助理岗位出身,但是能够担任艺人助理超过两年时间的,基本上都是全能选手,从艺人日常生活,到工作宣发,粉丝维护,人脉打理甚至运营策略这些人也都会参与。

圈内有名的经纪人或者娱乐公司老板,基本上都是助理出身。

星河传媒的艺人虽然不多,但是网红和主播数量非常多,虽然一直也有招聘运营岗位,但大多数应聘者都是新人,稍微有点儿能力的人,都不会选择来星河‘打苦工’。

这些人将会直接弥补星河传媒目前的运营资源的短板。

有了这些拥有运营经验和意识的新员工,那么星河整体素质都会上一个台阶,对于星河来说,这些都是真正的人才。

王世风十分感谢这些裁员倒闭公司为星河传媒输送人才的善举。

感恩。

甚至想给他们送锦旗。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资本膨胀的正常规律,这说明星河已经开始走上正轨了。

当吞噬机器一旦开始,将势不可挡。

王世风看着眼前的数据表,仿佛已经看到星河传媒一骑绝尘的时刻。

大夏的乱局至少要持续半年时间,不出意外的话,目前仅存的娱乐公司,最少会倒闭一半。

而星河传媒那时候的规模,将会令人惊叹。

《暮光2》已经上映两周了,斩获全球票房13亿美刀,力压花纳出品的《大蝙蝠2》10亿美刀票房。

本来这个票房对比没什么,但是自从《暮光》版权风波和王世风冰桶挑战以后,花纳和星河在好莱坞就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公式对手。

只要是能够硬蹭沾边的新闻,就绝对会被拿出来调侃一番,当然,舆论主要是站在星河这边,毕竟星河现在的口碑是‘人类希望’。

而且《大蝙蝠2》和《暮光2》两个题材都是和蝙蝠相关,更是经常被拿出来调侃。

‘到底谁是真的蝙蝠正统’

这种连带操作也给《暮光2》增加了许多话题量和票房。

哈维甚至高调猖狂的在各种公开采访中嘲讽花纳,说他们是‘蝙蝠儿子’,而星河是‘蝙蝠爸爸’,更是让舆论发酵的厉害。

王世风也不得不承认,在引战和拉仇恨这件事情上,哈维真的很专业。

同时今天也是《仙武·花木兰》的首映,作为星河在好莱坞出品的第三部特效大片,自然引起了媒体和观众们的多方关注。

作为第一部,真是意义上的大夏特效制作电影,王世风和哈维在宣发上花了很多经历。

首先就是号称4亿美刀的超高制作预算,以及全球最顶级的特效技术和特效效果等大噱头外。

其次就是各种拉踩好莱坞以往的特效科幻大作,称好莱坞的编剧思想僵化,对于特效没有新意,曼威那么高级的科技,连星球能够毁灭的人物设定,最后决胜的方法竟然是靠着近身战斗。

星河传媒将告诉好莱坞,什么叫真正的科幻与仙侠,什么叫真正的特效技术。

大放厥词,是一种很好的引战方式。

这导致《仙武·花木兰》还没有上映,就在全球引起了关注,毕竟拉踩了曼威和超人两大顶级ip,地图炮羞辱相关粉丝数量超过十亿人。

曼威和超人两大ip如今已经发展近百年时间了,影响着全球漫画科幻市场四代人认知,这其中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无数人等着《仙武·花木兰》上映后,恨不得拿着显微镜进电影院来回击这些傲慢的大夏人,让他们认清楚,谁才是真正的科幻霸主。

因为几乎算是挑衅了整个西方电影产业,所以也激发起了好莱坞寡头们的叛逆,他们第一次允许旗下院线给星河排片,光是北美地区,《仙武·花木兰》的排片量就高达70%,将近4000多家电影院首日放映。

这是顶级好莱坞大片的排片量,以花纳为首的寡头们希望用这种‘公平’的方式,来彻底碾碎星河传媒的傲慢。

所以《仙武·花木兰》的预售票房非常高,北美7000w,大夏6000w,高丽东瀛4000w,欧罗巴诸国6000w,其他地区5000w。

全球首映票房2.8亿美刀!

直接打破了全球电影首映票房记录,但是没有打破北美首日票房记录。

根据各大电影平台预测,如果《仙武·花木兰》没有口碑崩盘的情况下,很有可能总票房超过30亿美刀,成为全球票房冠军。

同样,如果口碑崩盘的情况下,那么《仙武·花木兰》将会成为全球票房笑柄,很可能总票房不会超过6亿美刀,连成本都收不回。

这就是过度炒作的极端性,要么生,要么死。

而且《仙武·花木兰》的极端炒作拉踩两大ip甚至嘲笑整个西方电影市场,也同样会造成观众带着挑剔滤镜去看这部电影。

虽然他们号称自由开放,但其实比谁都封闭傲慢。

带着叛逆的情绪,数以万计的观众们走进电影院,观看《仙武·花木兰》的首映。

当在电影院听到陌生的语言时,所有观众都下意识的皱起眉。

怎么回事儿?

为什么在北美电影院有电影不用英语?

这让人怎么看得进去?难道要让我们看字幕吗?

古怪生涩的东方语言,还真是刺耳啊。

因为已经习惯了全宇宙都说英语的刻板印象,第一次在自家电影院听到外国语言。

让电影开篇就让很多观众产生了抵触心理。

紧接着水墨画风背景,以及演员们稀奇古怪的东方面容,搭配完全没有见过的服装,妆发造型,再次让观众们产生了认知抗拒。

为什么东方人不穿长袍?不穿木屐,脸上不擦白腻子?也不是眯眯眼了?

他们想象中熟悉的‘东方’元素一点儿都没有,这让他们越发的困惑。

这,真的是东方题材电影?

但是很快,女主夏梦瑶的出现,终于让观众们找到一些熟悉感。

虽然夏梦瑶没有在好莱坞出道,但是在《暮光》花絮彩蛋中的亮相过于惊艳,还是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

这时候,脸熟的优势让不少人心情好了点儿。

尽管陌生的大夏语言生涩刺耳,但是不知道为何,配合着画面却让人有些引人入胜的感觉。

第一段打斗戏,让观众再次增加了熟悉感,别的不说,大夏功夫他们还是很推崇的。

不过他们不是嘲讽科幻电影用拳头肉搏解决问题吗?怎么自己电影里全是拳拳到肉的功夫对打?

看的怪让人热血沸腾的。

带着种种吐槽心态的观众,在进入第一个大剧情时,终于有了一丝震惊。

大场面!

万箭齐发的大场面!

当数以万计,无边无涯身穿着统一盔甲的军队开始射箭的时候,镜头表现出的是,铺天盖地的羽箭是冲着镜头,从观众角度来看就是射向他们的,看3d场的观众们甚至吓到尖叫。

虽然3d电影吓唬观众是常态,但基本上都是以怪兽视角,像这种冷兵器,而且是铺天盖地的冷兵器攻击,他们是真的第一次见到。

这种感觉很微妙,但是不得不承认,所有人都心律加速了。

人一旦心率加速,大脑就会聚集更多血液,也就会变得更加专注,一旦开始专注,那么就会入迷。

遮天蔽日的抛射后,是双方展示的战场冲锋,不计其数的骑兵如同一条黑龙般,扑向敌军阵营,万马奔腾如同地震,烈马嘶吼如同魔降。

冷兵器血肉横飞的对撞,让所有观众险些忘记了呼吸。

等到他们回过神时,早就惊出了一身冷汗。

一种从未有过的观影体验,让他们仿佛劫后余生。

好莱坞电影也有很多经典大场面电影,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震撼和心肠澎湃,而且这种大场面的时间不会太长,最多十几秒,甚至几秒几个镜头各种切景。

因为大场面的拍摄成本太高了,即便用特效也太高了。

所以多数大场面就是用几百甚至上千人来模拟上万人的场面,那已经足够让人震惊了。

但是这部电影的万人对冲,似乎真的是足工足量的万人大场面!

人一过万,无边无沿。

这是所有观众第一次对这个形容有直观的感受。

而且这样的大场面,足足有近三分多钟!

现在他们终于相信,这部号称全球投资最大的电影,似乎真的没有掺水。

尤其是懂电影的从业人员,对于刚才那种大场面拍摄更是有直观的感叹,那不可能是实景拍摄,因为那么大规模的拍摄,光是调度就需要一整天的时间,而且拍摄过程中还会有各种风险。

别说一万人实拍,就算五千人那预算也是个天文数字。

而且如果用特效的话,刚才那一帧,恐怕建模都需要一个百人团队忙活一个月,更别说动态捕捉,渲染合成了。

这才是真正的烧钱啊,一帧几十万那种。

拍个电影而已,何必这么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