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首辅 > 第111章 第二次北京保卫战(中)

首辅 第111章 第二次北京保卫战(中)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3-20 18:13:0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阁老、阁老。”

奉天殿外百官散去,严嵩刚欲回文渊阁,便听身后有人呼唤,虽停下脚步却并没有转身。

只听声音便听的出来。

兵部尚书丁汝夔。

这丁汝夔早年因得罪严嵩被贬斥湖广,后来终是败给了强权,低头认输投入严嵩麾下,这才起复,直至今日坐上兵部尚书的位置。

“阁老,属下有些守备之事想要请示阁老。”

严嵩闷闷说了一句:“到文渊阁说吧。”

二人移步进了文渊阁的二堂,新任通政使张文宪陪。

“有什么事就说吧。”

丁汝夔于是言道:“阁老,京城守备却无困难之处,可贼虏屯兵潞河(今北京通州)四处劫掠,保不齐哪天就游掠到了巩华,那时候,恐怕、恐怕。”

巩华(今北京昌平)不是什么著名的地方,在后世也只是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在这个时候的大明朝,是要命的地方。

这是明朝自朱棣开始及后历代子孙谒陵停跸之处,也是明朝自朱棣及后历代皇帝的陵寝所在。

万一俺答脑子一抽,把朱老四的坟给刨了?

太可怕了,想都不敢想啊。

严嵩抬了下眼皮看向丁汝夔,言道:“巩华南护神京、北卫陵寝,城塞修的坚固异常,内又有三千士卒拱卫,也不是俺答说攻便可攻下来的。”

他说的轻巧,丁汝夔却是快哭了。

“阁老,古北口的防御工事更加坚固,还不是被俺答部攻克,巩华虽然也是坚城,但若是被切断了和京师的联系那就是孤城,几日便要不攻自破啊。”

“那你是什么意思。”

丁汝夔于是硬着头皮说道:“属下斗胆请阁老,准一虎将率军一万候下,一旦贼虏侵犯巩华,即刻出兵援助。”

“军队一旦离开北京坚城,岂是俺答军的对手。”

严嵩不太满意这个提议,说道:“塞上作战,失败尚有因可以解释,但京畿作战,败了何以解释,俺答所部劫掠京畿不过为了掠食,不会贸然进攻巩华这座坚城,巩华虽为重地,其内却并无多少辎重之物可供劫掠,老夫料定俺答部不会进攻巩华的。”

丁汝夔凝语,半晌后无奈一叹。

“既如此,属下遵阁老命,这便传令九门诸将,一定坚守城池不出。”

“你是兵部尚书,这怎么能说是老夫的命令呢。”严嵩微蹙眉头言道:“老夫只是给了你一个建议,伱若是不想采纳,大可按照你的想法来做,派兵警戒支援便是。”

“是。”丁汝夔顿时会意,内心叹气之余拱手:“属下这便去安排。”

严嵩目视着丁汝夔离开,一双老眼清冷凛冽,须臾,重回浑浊。

“传令勤王的信使都派出去了吗。”

“派出去了。”

张文宪答道:“已向大同、保定、延绥、河间、宣府、山西、辽阳七镇派了人手,后面会再向西安、济南派人,调陕甘和山东兵往来勤王。”

严嵩于是放下心来:“甚好。”

——

嘉靖二十九年七月十一,大同、保定、延绥、河间、宣府、山西、辽阳等七镇勤王士兵陆续抵达北京,同日,太子太保、咸宁侯、大同总兵仇鸾加平虏大将军,总督京营戎政一职,统辖各路勤王之师会同京营兵共十万守卫北京。

俺答见大势已去,遂将攻陷通州时抓到的宦官杨增释放,并写了一封给大明朝的国书。

国书中俺答只提了两个条件。

其一,予币,也就是战争赔款。

其二,通贡,也就是开通边市。

这时候就不要给大明朝脸上贴金了,有人从字面意思理解,还说俺答这个条件是上赶着想要给明朝上贡。

有打到人家里,拿刀架主人脖子上求着给人家送钱花的吗?

这里的贡字,只作贸易解释。

因为这封国书,百官再次齐聚奉天殿,不出意外,嘉靖也露面了。

几年不愿意上朝一次的嘉靖皇帝,仅这短短的半个月时间,便已经上朝了好几次。

“众卿议议吧。”

当杨增颤颤巍巍读完国书后,嘉靖扫了一眼百官便将身子向后一仰,再次玩起了那几十年不变的明哲保身技。

这个技能好似是胎带的一般,是朱厚熜的天赋技能。

无论什么事朱厚熜都不会先发表自己的观点,让百官议,在议论的过程中,嘉靖就能看出哪些人是一伙的,如果发现某一派的势力特别强大就偷偷摸摸的扶持另一派,甚至是同时扶持好几派,这样就能实现党派政治平衡。

从大礼议开始便如此,他这个皇帝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平衡中当到今天,并且牢牢控制住大明朝的核心权力,将内阁连着百官全变成自己的提线木偶。

如果嘉靖穿越到五百年后,起码能做一个正厅局级,算了,还是挂个虚职副科混日子吧。

百官中不少人都看向严嵩这个首辅,可后者权当没看见,站在自己的位置沉默不语。

皇帝不说、首辅也不说,这封国书怎么议?

谁给定个调子?

百官齐齐沉默,奉天殿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中。

恰在此刻,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贼虏若是真心议和,缘何还不敛兵,反而劫掠日甚,此国书,只恐为虏酋阴谋缓兵之计。”

众人以目视之,还是那兵部员外郎杨继盛。

只见杨继盛大声道:“而今各镇勤王之师已到,北京城有雄兵十万,何须继续困守城中,而坐视河北子民惨遭贼虏蹂躏虔刘,臣请皇上降旨,命令大军出战,将敌赶出长城。”

不少官员都微微皱了下眉头。

嘉靖让议的是国书内容,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就是和俺答在战争议和条款上讨价还价,而不是继续打。

你咋是个愣头娃呢。

张治心中一叹,站了出来:“皇上,诸位同工,若是虏酋果愿退去,准其开边市也可,但这予币之事万万不能同意,如此国家失格,我等纵是万死也是愧见列祖列宗,更要贻羞万古。”

这句话从张治这个阁臣口中说出来,也是给今天这次议论定下一个底线,决不能答应战争赔款这一丧权辱国的条款。

严嵩看了一眼嘉靖,看不出什么表情,便没有急着开口。

杨继盛反而不乐意了。

“张阁老,难道就坐看贼虏如此猖獗吗。”

张治差点被气死,你身为韩邦奇的学生,咋连我都驳。

一气之下,张治索性退回自己的位置,由着杨继盛继续嚷嚷着主战。

“皇上,不能和,一定要予敌以痛击,另外,臣弹劾平虏大将军仇鸾,仇鸾自回京之后,至今仍未就古北口沦陷一事做当朝解释,彼为大同总兵,失土之责难辞其咎,恳请皇上召其上殿对质。”

嘉靖大觉头疼,于是起身,寒脸挥袖。

“今日朕召卿等来议国事,然诸卿皆唯唯,如此,朝堂一坐亦何益哉,散了,严阁老、张阁老并六部九卿西苑答话。”

说罢抬腿便走,不给杨继盛这种人继续说话的机会。

百官于此散朝,经过杨继盛身边时无不摇头。

真是一根搅屎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