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首辅 > 第113章 雪中送炭

首辅 第113章 雪中送炭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3-20 18:13:00 来源:言情小说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就在百官慑于嘉靖狠毒淫威而不敢言语之时,一名小太监快步从偏殿跑了进来,一看这局面,吓的腿软也是不敢再走。

黄锦走过去低声责骂。

“出了什么事,快说。”

小太监这才颤巍巍开口。

“老祖宗,南京、南京浙直总督衙门来的消息,说、说。”

“说啊!”

“说八月初一,浙直总督张经于双屿岛苦战不下,率部退回浙江休整,倭寇贼势复起,媾和佛朗机夷为先锋于八月初十攻破漳州,杀害我守城士卒、民状七百余人后遁去。”

黄锦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

北边的敌人才刚刚击退,南边的倭寇竟然已经登岸了?

真是要天亡我大明朝吗?

嘉靖一直都在用余光留意着黄锦,见后者变颜变色,也知道肯定又是坏事,叹气道。

“黄锦。”

“奴婢在。”

“又出了什么坏事一道说了吧。”

黄锦本打算趴在嘉靖的耳边低语,被后者叱呵。

“直接说!”

“是。”

黄锦立刻站直身子,将刚刚收到的情报宣布于众,顿时引起一片哗然。

嘉靖扶着龙椅的手都开始颤抖起来。

倭寇登岸了?

“朕前后给了张经几百万两军费,几百万两啊!”

嘉靖怒火攻心,骤然开始剧烈咳嗽起来,吓的黄锦赶忙以手抚背。

“天下臣子数十万,难道就没有一人能为朕,分忧的吗。”

嘉靖扫过百官,只觉得一阵心寒。

都是废物,废物!

正自感伤,又是一名通政使司的小官跑到了殿门外跪下。

“臣通政使司左参议孙思澄转奏南京户部右侍郎陆远四百里加急奏本。”

嘉靖现在无心派人拿来观看,命令孙思澄读出来。

“.所谓君忧臣辱,臣于南京,每每思及皇上忧劳国事,只觉五脏俱焚、几欲羞辱而死。国家艰难,北有鞑虏侵我疆野、南有倭寇虿尾兴妖,只恨臣一介文弱,不能上阵杀敌,是故竭尽户部侍郎事,今向皇上、内阁筹资国家用度,计白银二百万两、粮三百万石、棉衣三十万件、布三十万匹。十日内必可入京!”

这道奏本读完,百官齐刷刷呆住。

严嵩惊愕之余下意识看向张治。

后者眨了眨眼。

二百万两白银、三百万石粮食,南京那边这是把家底子都掏给嘉靖了?

不对啊,要是掏的家底子,那、那怎么会署陆远的名,南京九卿总不会把家底子掏干净来推陆远上位吧?

严嵩一看张治如此,也知道后者估计也不清楚其中缘由,可很快心头一紧,忙扭头看向嘉靖。

只见此刻的嘉靖双目红润,感动的几欲泪崩。

国难见忠臣啊。

一见嘉靖这番姿态,严嵩心中就直呼不好,可现在哪有他说话的资格,嘉靖已经开了口。

“好!好!好!陆远陆伯兴,国之忠臣,朝之肱骨,如此时机送上这笔钱粮,可算是解了今年河北百万黎庶缺衣少粮的倒悬之危,如此奇功,朕当嘉赏,诸卿觉得如何?”

张治顿时一步跨出。

“国有明君乃有忠贤,皇上英明,臣附议。”

徐阶紧随其后。

“臣附议。”

自二人之后,朝堂之上半数官员齐声附议。

嘉靖有些不满的扫了严嵩一眼。

后者忙出列。

“臣附议。”

他这一动,严党上下无不跟随,严世藩也只能跟着不情不愿喊出附议来。

“既然诸卿皆同意,可议议如何嘉赏其功?”

严嵩这时候抢在最前面:“皇上,陆侍郎忠心体国、又是能臣干吏,好生培养将来必可为我朝栋梁之才,只可惜当年外放做了知县沾了浊气,臣举荐其为翰林院学士掌院事。

一来可以替朝廷在翰林院内多多培养些后生,二来也可以在翰林院内多多沉淀几年,洗一洗身上的浊气。”

这手安排不可谓不巧妙,但张治哪可能会同意,当即言道。

“臣不同意严阁老的意见,眼下国家正值艰难,河北要重建、边镇要组军,南面的倭寇之祸又愈演愈烈,国家各项用度正是紧张之时,陆远久在户部,精于钱粮筹措调度,臣举荐其留任南京。”

严嵩不满道:“留任南京?张阁老,陆远这次立了功劳,皇上已经恩旨提拔,留在南京哪有可以提拔的位置。”

“臣举荐陆远担任南京户部尚书!”

众皆哗然。

严嵩更是大为不满:“张阁老胡闹!皇上前几个月刚刚下过圣旨,将南京户部尚书韩士英与户部尚书张润互调,因为俺答寇边之故,时至今日还未来得及成行赴任,你举荐他来做南京户部尚书,是打算顶掉哪一人的位置?”

张文宪亦出列反对:“皇上,那陆远年不过三十,如此稚嫩年轻,岂可做一部尚书?臣亦觉不可行。”

严党一众大佬纷纷出班反对。

鄢懋卿更是言道:“皇上,几个月前都察院就曾收到过对南京的弹劾,言南京有一腌臜之处名为万芳园,其内乌烟瘴气、道德败坏,虽经查与南京诸大臣并无关系,但似乎与这陆远有些关联,事情在没有查清楚之前,臣觉得让陆远出任尚书高位,恐有伤士林之心。”

面对严党的合词反对,张治不为所动,坚持道。

“臣只知为皇上、为朝廷举荐贤才,年纪阅历非臣所在乎,昔当年太祖皇帝起于寒微,所用贤臣良将,又有哪一个是进士功名、哪一个是六部九卿,仍可为宰辅、为元帅,开了我大明基业。

后有成祖所用三杨,亦是大胆起任辅赞之臣、坦以国事委之,郑和内监出身,却有下西洋、服远夷之丰伟,正是成祖爷胸襟万里之度,才有永乐盛世、万邦来朝。

今圣上亦受命于国家艰难之际,英姿果毅不逊太祖成祖,振奋国家正需向祖宗效法,不拘一格降人才。”

眼见张治把太祖成祖都给搬了出来,严嵩彻底没法驳斥了。

驳张治就是驳太祖、成祖,就是否定嘉靖的老祖宗。

这要是往大了说,你严嵩是在质疑当年的大礼议?继而否定嘉靖皇帝的正统性?

只在此时连严嵩都不敢驳斥,百官更无人能言语。

嘉靖也能看出张治这是要力推陆远上位,不过能从张治的口中说出自己比肩太祖、成祖这种马屁话,嘉靖还是很高兴的。

“张阁老,陆远确有其功,但年轻也是事实,只因此便擢为尚书,难以服众,纵然强为对其也无好处,不若如此,改任南京户部左侍郎骆顒为南京工部左侍郎,陆远为南京户部左侍郎。”

“皇上思虑周全,臣敬服。”

一步到位不现实,但是往前挪一个顺位还是可以的。

至于严嵩说的将陆远调入翰林院的事,嘉靖自己都不可能同意。

现在国家到处缺钱缺的要死,嘉靖还指望陆远给他变银子呢。

若是能从江南源源不断的拿到银子?

嘉靖瞟过严嵩一眼。

没有谁是不可以换的!

你严嵩会搞钱,可现在却冒出来一个比伱更会搞钱的。

至于说这银子从哪里变出来的。

谁在乎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