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 第329章 风!风!风!

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 第329章 风!风!风!

作者:捂中生友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28 14:47:40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329章风!风!风!

当甘宁小心翼翼的派兵占领了空无一人、城防设施被秦人毁了大半的南安城的时候,岳飞所部已经在武阳城大快朵颐了。

直到此时秦人都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他们没有想明白,虞军按理说连南安都没过啊,怎么绕到秦军后方,以并不算突出的兵力优势,把秦军的一支大半都是锐士的精锐部队给歼灭了!

歼灭了之后这支部队还不歇歇,竟然胆大包天的来诈城,还成功了。

这波操作,切切实实震惊了秦人。

当然,最震惊的还是那些秦锐士,他们发现,这些虞人很大一部分的个体战斗力已经不下于他们了,有的格斗技巧甚至还要强于他们。

秦锐士们搞不明白,虞人的军队什么时候都这么强了?

从之前完全不敢与秦军正面作战,到主动出击强力奔袭,这才几年啊?

敏锐的秦人已经意识到,虞人已经不再是以前的虞人。但是他们却没法把情报传递出去。

占据武阳城后,大虞军虽然疲惫,但却各个士气高涨,信心爆棚的杨再兴甚至提出了渡河奇袭对面秦军的想法,但却被岳飞拒绝了。

通过审问俘虏,岳飞已经得知,对面的秦军起码有一万秦锐士和三万大军,且不确定对方有没有收到消息,在这种情况下,他这点儿疲军过去,偷袭成功还好,一个不小心就要全军覆没了。

这次,大虞军主力终于下船,董璜亲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了广都。

都广位居都广之野的中心地带,是古蜀农业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也是“天府之国”农业中心地区。

这种时候,昌平君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副作用显现出来了。

就算是没烧没,虞军也会损失惨重,最重要的是粮草补给势必出现大问题,到时候虞军只有两条路,一是沿漫长的河谷平原、山地、丘陵撤军,但几十万大军想要撤退,哪有那么容易?

昌平君有信心将虞军咬死。

手中只有这点兵,昌平君难免心中发慌。

在武阳稍作休整之后,董璜亲率大军再次出征。

第二条路则是虞军孤注一掷进入都广之野,与秦军决一死战,到时候昌平君也可以先运用白起长平之战的战法,最后一举打败虞军。

但昌平君又害怕如果就这么退守成都的话,他原先定下的诱敌深入之策就真的变成了畏敌如虎不敢进攻了,这对军心士气的打击是极为巨大的。

有一万锐士和三万精锐被岳飞吃了,还有三万精锐在白竭、羌廆手中,剩下的两万以及他招募的蛮人士兵,则被他交给田光率领,埋伏在了僰道等地,准备骚扰虞军乃至断虞军后路。

结果昌平君一盘算手中的兵力,又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他手中只有三万锐士和十二万精锐军团了。

岳飞命令大军在武阳城修整,同时看管俘虏修缮道路、并大量征集各类家禽家畜,准备好劳军。

不过,事情具体执行起来的时候,与昌平君的设想出现了巨大的差距。

两座城池互为犄角,又有河流相护,十分坚固且安全。

广都,又称都广,曾经是古蜀国的首都。

同时,也是昌平君选好的战场。

主帅的纠结也可以理解为进退失据。

董璜军大军都要逼过来了,他竟然开始犹豫究竟是要在都广决战还是退守成都。

他竟然有些害怕了。

但谁能想到,虞军十月就到了南安,并且神不知鬼不觉的奇袭秦军水师大营,让昌平君的水师直接损失了三分之二以上,火攻之计也无法实施,昌平君只能够命令军队撤退。

董璜对于岳飞的表现很满意,贾诩等人也向岳飞投以赞许的目光。

当十天后董璜主力到达武阳城的时候,全军得以饱食酒肉。被压榨的疲惫无比的秦军俘虏也没有搞事的,不过,对于动不动就屠杀、坑杀敌人的秦军而言,能够保住命就很不错,苦点儿累点儿反而不算什么。

昌平君所不知道的是,被他寄予厚望的田光所部,都没用大虞军出手,就被蛮人们通过在酒水中下毒、夜晚偷袭等方式,给放倒了,田光仅以身免,逃入了大山之中,仗着农家弟子擅长识别药物的优势,勉强在深山中躲藏了起来,正在艰难养伤呢。

军事可以冒险,但不能一直冒险。

虽然按照秦人对于虞国的战力计算,在正面战场上,他的这些部队起码能够打赢五十万虞军,优势很大,但从岳飞所部全力奔袭连战连捷来看,其精锐程度就算是比不上秦军锐士,也相去不远了。

真正的大将,必须要能够判断出什么时候该冒险,什么时候该稳妥,什么时候该堂堂正正。

昌平君很想知道僰道等地的蛮子们究竟被灌了什么**汤,也想知道奇袭水寨、伏击秦军并夺取武阳城的虞军究竟是什么来路。

所以这种仗没必要打。

不仅如此,不要忘了,秦军的水军可没有全军覆没呢!万一在渡河时遇到秦军的水师,也是一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昌平君的战略构想和部署并没有问题。

《蜀王本纪》言:“蜀王本治广都樊乡,徙居成都。”

东周慎王四年,秦国兼并蜀国,并设置蜀郡于成都。秦张仪、司马错筑太城(府南城),次年,张仪在太城以西筑少城(府西城)。

岳飞用他一连串的胜利,证明了他的大将之才。

成都是个坚城。这个时代的成都,由张仪和司马错两次筑了两座城池。

整個过程中,虞军有如神助,而被秦军寄予厚望的蛮族却似乎没有给虞军造成一点儿骚扰。

然而,大胆的虞军竟然神速奔袭,抢在秦军前面在秦军的地盘而上设伏,直接将昌平君部署在江水东岸的军队覆灭,并趁机夺去了武阳。

不管昌平君心中究竟有多少疑问,虞军终究是来了,比他预想的提前两个月到了南岸,提前三个月到了武阳。昌平君能做的,只有抓紧集中手中的兵力,以应对虞军。

如果这样的部队再多一些,秦军恐怕真的要危险了。

在昌平君的设想中,经过秦军步步为营的阻击、漫长的补给线和漫长行军的拖累以及蛮人的不断骚扰,虞军到达南安的时候,应该已经十二月了,到时候已经是枯水中的枯水了,河道狭窄,大船难以行驶、掉头,刚好给秦军水军火攻的机会——说不定一把火攻能够连虞军的主力一并烧没了。

按照昌平君的想法,本来应该是不断诱敌深入、步步骚扰,让虞军成为疲军、骄兵之后,再在都广之野这块最适合发挥秦军军阵优势的地方,与虞军决战。

昌平君很是纠结。

岳飞从来不敢轻视秦锐士,哪怕他已经两次击败过秦锐士,但他也很清楚,这两次都是用计,都没有让秦锐士发挥出军阵优势,且领兵的都是无名之辈!如果领兵的是王翦呢?

轻敌向来是兵家大忌。

将为兵之胆,昌平君的进退失据很快影响了整个秦军。

之前秦军连战连败近乎放弃了二分之一的蜀地,尽管那些地方多是蜀人、蛮人所居,但也是大秦的土地啊,诱敌深入示敌以弱和畏敌如虎不战而逃,可不是那么容易分辨的。

关键时刻,还是几员参加过多次大战乃至参加过长平之战的老将点醒了他。

“昌平君,为将者最忌迟疑,将军若要战,当直接率军在都广之野列阵,堂堂正正决战即可;若要退守成都,也要早日坚壁清野,集中兵力于成都,守好成都两城以及绵竹关,与之对峙,静候时机,切不可犹豫啊!”

“昌平君若是犹豫,迟早军心尽失啊。”

老将夏侯法忍不住劝道。

夏侯姓源自姒姓,是大禹的后人。夏侯家族入秦百余年,世代为将,夏侯法曾跟随过白起作战,是昌平君麾下锐士的统帅。

夏侯法说完之后,其他将领也纷纷劝谏。

不得不承认,这个时代的秦军将领的总体素质是真的高,别看日后威震天下的王翦还没有成为完全体,但是白起的遗泽却没有用光,高层中层基层将官都不存在断档的情况,昌平君麾下的大将们,都拥有扎实的为将基本功和一定的战略眼光。

当他们不再轻视虞军,而是把虞军当成赵楚那样的对手的时候,他们的能力也被全面激发出来。

“朕知道了!”

昌平君点点头。

昌平君是一个聪明人,钻完牛角尖后立马明白了形势的紧迫性。

“那就战吧!”

昌平君下定了决心。

比起防守战,秦军其实更擅长进攻战,且秦国的锐士车阵,只有在进攻的时候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传我将领,今天犒劳三军,明日出城前往都广之野扎营列阵,与虞军决战!”

昌平君手握剑柄,严肃的下达了军令。

“诺!”

早就憋了一股气的众将领命。

——

当秦军在做最后的战争动员的时候,兴致颇浓的董璜却在听有关都广之野的传说。

贾诩捻着胡子笑眯眯的说道:“《山海经·海内经》云: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又有传说:‘后稷垅在建木西,其人死后苏。其半鱼在其间。’”

“后稷?”

董璜觉得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后稷为黄帝玄孙,帝喾(ku四声)嫡长子,其母为帝喾元妃,出身炎帝世系的姜嫄。帝喾在神话中疑似又被称为帝俊(夋,qun一声)。

后稷被尊为稷王、农神、耕神、谷神。是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尧舜之相,司农之神。也是大禹最倚重的三公之一。

后稷还是周王朝姬姓的祖先;后稷的庶母弟契则是商王朝子姓的祖先。”

做足了功课的戏志才见贾诩没有急着说话,便主动开口介绍道。

对于蜀地,尤其是传说中的都广之野,戏志才也是做足了功课的。

在三国世界,没人会在乎什么都广之野的传说,但这个世界可不同。

这个时代的舜、虞虽然是背景板,但是却真实留下了遗迹与遗泽,在这种情况下,传说中的都广之野自然不能够再以普通的平原等闲视之。

“帝俊?生了十个太阳十二个月的那个?后稷的墓能够找到吗?建木?没听说哪里有建木啊?”

董璜对帝俊的能生以及传说中的建木很感兴趣。

“传说中,建木被颛顼砍了。”

焱妃插嘴道:“在阴阳家流传的记载中,建木应该是不周山倒塌后新的天柱,颛顼帝绝地天通,砍伐了建木,还将所有祭祀天帝的礼器全部毁掉埋藏,焚烧建木之火千年未灭,在地上烧出了一个大洞,是为虞渊,建木的精华凝聚成一颗种子,是为虞渊的火桑树……”

“等等……”

焱妃的话还没有说完,董璜就握住了她的手,脑袋里忍不住生出了一个荒谬但很合理的想法:该不会三星堆埋的就是这些东西吧?

说到三星堆,里面似乎不只有太阳神鸟图腾,青铜神树,还有一件龟玉形器物,有种说法甚至称之为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抛开《佛本是道》所衍生完善的洪荒流小说的世界观暂且不谈,在传统的神话里,河图洛书也是了不得的东西。

只不过,传统神话与小说流洪荒神话最大的不同在于,传统神话中,人是最尊贵的,越远古的神话越是如此,人族的共主往往就是天帝或者至高神,女娲伏羲三皇五帝不外乎是。

换言之人族才是最尊贵的族群。

洪荒流小说的人族则像是豢养的宠物,或者说是某个时代最受主人喜欢的宠物,仅此而已,甚至连巫和人都是两种生命。

言归正传,龟玉形器物是不是河图洛书,董璜不知道,但龟玉这个词本身确实是指国之重器,后世也用来指代国运。

这就很有意思了。

【话说,那两个世界我怎么就没有去挖一挖三星堆呢?一定是太过操劳国事了……】

董璜默默为自己的勤政点了个赞。

“虞渊也得去看看。”

董璜有些蠢蠢欲动。

他很好奇舜帝的礼物究竟是什么,直觉告诉董璜虞舜、禹皇这些人物是不会有什么恶意的。

但一想到之前几次任务的难度,董璜又按捺下了小心思。

没有恶意归没有恶意,但那些上古人物随便一点儿考验,也是要人命啊。

“陛下……”

焱妃忍不住反手握住了董璜的手,她想要劝谏,她不敢让董璜去冒险。

虽然因为祝融神庙的升级,导致焱妃有了更高级的功法可以修炼,但受制于这个世界的灵气等级,功法也不是越高级越好。除非在昊京龙脉那里修炼,否则其他地方的灵气密度几乎都不足以支持更高级别的功法。

这也导致了焱妃的实力迟迟无法突破神话三阶的极限。

若不是担心董璜的安全,焱妃都想要跟后馨一样去昊京修炼了。

“放心,朕不冒险。”

董璜算是给焱妃以及众人吃了一个定心丸。

不过旋即,董璜又有了新的问题:“在神话中,颛顼是祝融氏的祖先吧?祝融好像不仅仅是火神,还是海神?祝融与共工决战,不会是因为祝融的海神之位侵犯了共工的权柄吧?”

“有的传说中,共工是祝融之子,龚姓便是共工后裔;有的传说中,"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总之,传说挺多的。”

贾诩补充道。

“不理顺啊,也不知道空间是哪一种说法,不过祝融真的死了吗?”

董璜忍不住疑问道。

“这个世界衡山有祝融殿,相传为祝融安葬之所;另外,既然祝融为火正,为南方之神,又为海神,臣猜测,或许南蛮的祝融氏,真是祝融用来镇守南方、南海的后裔呢!”

贾诩也大胆猜测。

“等打赢了这一仗,就去看看吧。”

董璜金口玉言安排道。

董璜觉得,这个世界可能和《山海经》世界的联系颇大,当然和董璜所知的蓝星的一些历史也能够对的上号,比如说武王伐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巴蜀的诸侯参加,巴人、蜀人乃至僰人都派了兵、立了功,他们翻越漫长的蜀道图个什么呀?

但如果后稷就葬在巴蜀的话,就很能说明问题了。那表明,至少在夏代早期,巴蜀地区就与周民族关系密切,且有交通,彼此之间的关系可能到了东周时期受到了弱化,但在此之前,关系绝非一般。

不过,以上的猜测、传说,其实跟现在的时局关系不大,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打赢这场决战。

这也是大虞和大秦真正意义上第一次正面战场硬碰硬的决战。

双方在都广城南一百里处的广阔平原上列阵。

战前,昌平君已经派人堵塞了水道,从而杜绝了虞军利用水军走水路机动绕后的可能。

没有了水军的威胁,昌平君就可以放心打一场正面决战。

在军力布置上,昌平君亲率包括三万锐士、六万精锐、三万辅兵在内的十二万大军为中军,左右两翼各有三万精锐军团和三万辅兵为侧翼,昌平君还选了五万辅军骑兵,分别部署在中军与两翼之间以及左翼更偏左的位置,作为机动。

事实上,昌平君对这些辅军并没有抱太大希望,不能够组成军团、实力很多都只有七阶、甚至只有六阶的辅兵,战斗力颇为薄弱;但这些人用来撑场面和打顺风仗还是可以的,尤其是那些骑兵,用来骚扰、唬人还是可以的。

至少昌平君觉得是可以的。

尽管可战之兵只有十五万,但总兵力可是近三十万了!这样堂堂正正的大会战,秦军多少年了还是第一次呢!

董璜则直接以高顺所部二十万人、两万头圣战象以及五万虎贲军为中军。

其中,高顺为中军前锋,兀突骨所部两万头圣战象为杀手锏,董璜亲自坐镇的五万虎贲军铁骑为兜底,又有十万八阶空间兵作为辅兵。

大虞军的左翼为张辽、魏延、王双所部,共有军团精锐五万,空间兵精锐五万;

大虞军的右翼为岳飞、庞德所部,同样有军团精锐五万,空间兵精锐五万。

此外,还有董越(夏侯渊模板)、张郃、华雄、牛金等部,统帅游骑、蛮兵作为机动;周泰、甘宁所部水师也在想办法扫清水中阻碍。

此战,大虞军不算水师,所投入了的军团精锐也达到了四十四万,可战之兵近乎秦军的三倍。

双方累计投入的总兵力,则超过了百万!

这是真正意义上百万规模的大会战!

另外,必须说明的一点是,双方之所以都派出了大量游击部队,主要是因为这种大规模的会战,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指挥的,只能够在战略上给与指导,很多分散的战场的情况,还要看将士们的临阵发挥。

双方对彼此的实力都有所了解,且都想要堂堂正正一战,所以并没有进行太多的试探,大军直接在广袤的平原上展开了野战。

战争一开始,没有小说中常见的阵前斗将,双方都把集团化的战斗发挥到了极致,开始便是箭弩齐射。

然而,弓弩不间断地齐射,带给双方的都是无比的震惊。

秦军哪怕是锐士之外的精锐军团,所凝聚出的大军团军阵,在配上重甲、巨盾的情况下,也能够很好地抵御远程弓弩的伤害。

高顺的陷阵营更是可怕,二十万人万众一心,血脉加持和坚定的信念,让这些超重甲战士的军阵都抹上了一层黑金色太阳神鸟的光芒。

秦军的强弓硬弩也往往就算是破开了军阵罡气的防御,也难以击穿大盾。

双方的漫天箭雨,一时间,竟然仿佛如同一场互换弓箭的游戏。

“为了陛下!”

军中的高顺大喊一声。

紧接着,二十万将士齐声怒吼:为了陛下!

然后,更多的大虞将士发出了冲天的怒吼:为了陛下!

数十万人的意志在这一刻达成了统一,在董璜的御驾之上,一头巨大的太阳神鸟正在不断壮大、凝实。

“护**阵?虞国的皇帝竟然是真的御驾亲征!”

昌平君到此刻仍旧不太愿意相信传说中荒淫好色、不务正业的大虞皇帝竟然真的有这样的魄力,心中的不安忍不住再次升腾。

众所周知,有精神领袖带领的军阵和没有精神领袖带领的军阵,发挥出的战斗力根本不在一个水平。如果说前者能够发挥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战斗力,后者往往最多能够发挥出百分之九十,低的甚至只有百分之一二十。

但这种时候,昌平君当然不能够示弱。

他拔出佩剑,指天怒吼:“为了大王,为了大秦!风!风!风!”

“为了大王!”

“为了大秦!”

“风!风!风!”

“风!风!风!”

秦军同时怒吼。

一条墨金色的神龙虚影,在大秦军阵上空凝聚,虽然不如大虞的壮丽、宽广、凝实,但总算抵消了大虞军阵所带来的的压迫感。

只不过,或许就连昌平君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神龙虚影正对着的方向,并不是他,而是秦军大将夏侯法。

昌平君只是觉得身体有些不太舒服,但大敌当前,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