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从长江到戈壁 > 第40章 劝慰

从长江到戈壁 第40章 劝慰

作者:用户小城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28 15:42:40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苏北的暑气也是非常闷热的。 夜幕下,陈老爹吃过晚饭带着保卫、大林、保国到公路南边池塘里冲凉去了。

陈刘氏拿来一个大木盆儿,里面放满水,将卫东放在盆里戏水玩。

东院儿叔伯大嫂一家正坐在门前摇着蒲扇,见公路边儿停下的一辆车上下来一个大人两个小孩,她好奇的盯着看。

那几个人向这边走来,刚过了防涝桥,大嫂认出了仝兰芝。撂下蒲扇跑上前去惊喜的喊道:“兰芝,还真是你,俺远远的看着像你呢。”

“大嫂!家里都好吧?”仝兰芝强大精神嗒着话。

东院大嫂从仝兰芝怀里抱过熟睡的小燕,说:“看看,这日子过得多快呀,老二都这么大了。”

广根哥也到了跟前,打了招呼接过行李向陈广良家走去。

陈刘氏也听到了东院儿门前的动静,起身往前去看个究竟,迎面碰上走在前面的陈广根,陈广根高兴地说:“俺大娘,你看谁回来了?”

“娘!” 仝兰芝看到了婆婆的身影亲切的喊着,“ 小芳,叫奶奶” 芳芳怯生生地喊:“奶奶。”

陈刘氏摸了摸小芳的脸牵起小手,说:“还是小闺女好,听话乖,惹人疼。”

东院大嫂把小燕抱到陈刘氏面前,说:“俺大娘,你看,这还有一个惹人疼的呢。”

陈刘氏喜欢地接过小燕抱在怀里,笑眯眯的端详着孙女,说:“家院里四个淘气鬼,这下好了,来了两个乖孙女。”

大家来到了院子里,大嫂随手拉过一个小木凳,说:“兰芝,快坐下,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坐两天的车累坏了。”

仝兰芝无力地瘫坐在凳子上,小燕这时醒了,眯瞪着两只小眼睛,看着周围陌生的一切,钻进妈妈怀里小声点说:”妈妈,我饿了。”

坐在奶奶腿上的小芳也说:“妈妈,我也饿了!。”

东院大嫂从屋里端来开水,仝兰芝一饮而尽,东院大嫂又去倒了一碗水,仝兰芝又咕咚咕咚喝了下去,“瞧瞧,瞧瞧,渴坏了。”东院大嫂心疼地说。

陈刘氏看着又渴又饿的娘几个,知道很多话现在不便多问,先到锅屋生火做饭去了。

仝兰芝给小燕喂了几口水,看着小芳心疼得说:”小芳!你也先喝点水吧,奶奶做饭了,一会儿就有饭吃了。”

小芳嘟着嘴,一把推过盛水的碗,说:“我不要用这黑碗喝水。” 说着还一手打翻了碗,水洒了一桌子。

东院大嫂诧异地看着芳芳,说:“真不愧是大城市来的,嫌弃这黑碗呀?你等下啊,大娘给你换个好看的啊。”

“大嫂!你别听孩子那话。” 仝兰芝拉过小芳一顿数落:“这孩子怎么那么不懂事,都七、八岁了,黑碗怎么不能喝水呀?”

东院大嫂一溜烟儿从她家里拿了一个白瓷碗,倒好开水递给芳芳。

芳芳捧起白瓷碗喝起来。

陈广根试探着问:“俺妹来,广良弟怎么没有和你一起回来?”

仝兰芝抬头看看东院大哥,憋着满腹的委屈,隐忍着说:“他厂里忙,走不开。”

“唉!他也真能放心,让你一个人带着孩子走那么远的路。”陈广根略带着责备的口气说。

“来了,来了。” 东院大嫂特意用白瓷碗从小锅屋里端来一碗红薯稀饭放到桌子上,说:“这个白瓷碗是给俺城里来的大侄女的。”

陈刘氏从屋里又端来两碗稀饭,几张煎饼、一碟酱盐豆,麻利地卷了两张煎饼放到小芳和小燕的手里。

三个大一点的小子跟着爷爷蹦蹦跳跳地回来了,看到小芳手里的煎饼,一齐嚷嚷着也要吃。

陈刘氏一人给了一巴掌,说:“刚吃过饭去冲的凉,哪就又饿了?进屋睡觉。”

仝兰芝安顿小芳和小燕睡下后,从屋里出来见爹和娘还坐在院子里的苦楝树下,显然是在等她的。

仝兰芝拉过一个小板凳坐下,陈老爹磕了一下烟锅,说:”小芳她娘,学校放暑假了?”

仝兰芝说:“是的,爹!”

陈老爹又说:“这么远的路,你一人带着两个孩子,老大他怎么没有陪你一起回来呀?”

仝兰芝听爹这一问,头低下伏在两手之间抽泣起来。

陈老爹和老伴见儿媳妇哭起来,更加着急的问:“出什么事儿了?快说呀。”

仝兰芝把丈夫临走时留的便条递给公爹,说:“他一个人跑东北去了。”

陈刘氏急切地问:“你们小两口是不是拌嘴了?”

“娘!没有。他走的前几天,每天早早地他就下班回来了,一家人又说有笑的。俺下班回来他还把饭都做好了,到了星期天还带着孩子到公园玩了半天呢。”

“这孩子肯定又遇到事儿了,要不然不会无缘无故地跑东北去的。”陈老爹说。

仝兰芝说:“眼下大家都缺吃少喝的,工厂里也不例外。大家都经常饿着肚子超负荷赶生产进度,有些领导还在那里大吃大喝,正好被广良撞见了,他领着工友到厂部提意见,那几个人虽说受到了处分,可后来广良他们班组就经常被穿小鞋。”

陈老爹提高了嗓门说:“他打小就是个事痨,这又犯病了。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时,一个孩子因不会背书被先生惩罚,他能上去把先生的戒尺夺下来掰断了。”

陈刘氏着急地说:“就为这点事儿?”

“他听人说东北那里粮食多,不会挨饿,还说二弟也在那里。谁也没想到他会偷偷的把工作扔了跑东北去了。”仝兰芝诉说着停止了哭泣。

陈老爹和老伴儿对儿子做法也是一万个不赞成,心里对儿子也有几分怨气,可面对柔弱的儿媳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安慰着仝兰芝,说:“你也不要急,等信吧,他从小就这脾气。光生气也没用,抓不着看不见的。刚好学校也放假了,你在家多住些天,开学后把孩子放家里,俺们帮着带。闺女听话好带,不像那几个淘气包。”

第二天早上起来,仝兰芝先去井上挑了几担水,洗换下来的脏衣服。

陈刘氏做好饭,招呼孩子们坐下,六个孩子正好坐满了一桌。

一人一碗红薯稀饭,一张煎饼。大林、保卫、宝国,还有比小燕大几个月的快满三岁的卫东,不费劲的就把手里的煎饼吃了精光。

保卫、大林、保国推过碗,用袖口擦了擦嘴角,跑出去不见了踪影。卫东吃完后仍趴在那盯着小芳和小燕手里的煎饼。

仝兰芝正在锅屋里洗碗刷锅,忽然听到小燕的哭声“哇……”,仝兰芝急忙跑出来。

“妈妈!是弟弟抢妹妹的煎饼。”小芳指的卫东说。

仝兰芝温和地抱过卫东,说:“卫东,没吃饱呀,大妈再给你拿去。”

仝兰芝拿来一张煎饼掰成两块,一人一块,兰芝对小芳说:“你看好弟弟妹妹,妈妈去做事了。”

仝兰芝在婆家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带着两个女儿来到娘家小住。

两个外孙女的到来,令外婆格外得高兴。小芳和小燕一人穿上一件外婆亲自缝制的花衣服,在外婆家院子里追跑打闹,一向沉寂的小院子一下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仝兰勤中午下班回家,看到在院子里玩耍的小芳和小燕,冲着屋里大喊:“大姐!大姐。”

仝兰芝听到声音从屋里走出,她见小妹已长得和自己一般高了,穿一件方领的花衬衫、蓝裤子、白色的凉鞋,她亲切的喊:“小妹!”

两姐妹拥抱在一起。

“小妹越来越俊了,都和俺一般高了。怎么样?三哥给你找的工作还好吧?你现在可是税务干部了。”仝兰芝说。

本来还笑容满面的仝兰勤,瞬间脸上没了笑容,说:“大姐,税务工作不是人干的,俺可不忍心去街上夺老百姓的菜筐子。如果只在办公室开个票,做做账还是挺好的。”

仝邱氏上前说道:“说说着也都是18岁的姑娘了,从学校出来后在家闲了一段时间,他三哥给他找了个事儿做,可整天的在三哥跟前抱怨。”

“小妹,单位有人欺负你吗?”仝兰芝关心地问。

仝兰勤撅着嘴说:“大姐,单位里没人欺负俺。就是上面有规定,逢集的时候才允许老百姓上街卖自产的菜呀鸡呀,平时是不允许的。有些老人才不管你这些规定什么的呢,见天的挎着筐子上街买些菜呀鸡呀。领导让我们上街去驱赶,不听话就没收人家的筐子。你没见一到这个时候那些人坐在地上哭爹喊娘的,所以俺不喜欢这个工作。”

仝兰芝听完小妹的申辩,说:“政府既然有规定,你可以给那些老人好好的说嘛。”

仝兰勤生气地说:“我可以好好的说,可有些人不行,他们跟土匪差不多,抢砸人家的筐子,把乡亲好不容易种的菜扔的满地都是。”

“是有点过分,现在大家都困难,卖点菜换点儿钱,用来养家糊口,给人砸了这不是砸了人的锅吗!”仝兰芝说。

仝兰勤眉开眼笑地说:“看!大姐多通情达理。”

小芳和小燕从洪姑姑屋里跑出来,每人抓了一把金果棒,边吃边跑到仝兰芝跟前,说:“妈妈!那个奶奶给的。”

“洪姑姑!来俺家坐会吧,娘在屋里呢。”兰芝笑着说。

洪姑姑站在自家门前说:“这会不能去,要做饭了。看这姊妹俩,见了面总有说不完的话。”

仝兰芝看着红洪姑姑笑了笑,点点头。她拉着小妹说:“小妹,你快进屋洗洗手,准备吃午饭了。”

这时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穿着一身土布衣服,推着一个独轮车,车上放着一个大罐子,他把独轮车放到洪姑奶奶门前,便进了红姑奶奶的屋。

洪姑奶奶也随之进屋里去了。

仝兰芝带着两个孩子走进自家屋里,娘已把饭菜端上了桌子。仝邱氏环顾了一下四周问仝兰勤:“怎么你三哥还没到家呢?”

“娘,我回来了。”三哥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仝兰芝一手牵着一个孩子立在那里看着门外,三哥走了进来。

“三舅!三舅!” 小芳和小燕齐声喊着。仝民建怔在那里。

“三哥!”

仝民建直到听见大妹喊自己才回过神来。

“大妹!你回来了!还是俺大妹好,二妹就不经常回来。 ”

仝邱氏说:“你二妹在部队上了,哪能说回来就回来。”

仝民建看了一圈儿,问:“怎么不见大姑爷?”

仝邱氏急忙插话说:“快都做下吃饭吧。姑爷忙呢,没回来。”

小芳跑到外婆面前,拉着外婆的手说:“外婆,你看,我现在都比桌子高了。”

外婆也高兴地说:“站到桌子跟前比给外婆看看。”

小燕也挤到外婆跟前吵吵着:“我也比高,我也要比高。”

“哈哈哈……”一家人开心的笑起来。

吃过饭一家人围着桌子说起家常,仝民建站起身来,说:“大妹,你在家歇着,我上班去了。”

仝兰芝说:“三哥,供销社的工作还这么忙吗?”

仝民建说:“不管忙不忙,你一天八小时都得在那守着。对了,忘了问了,这次回来准备住多少天?我让你三嫂带着孩子也到街上来住几天,她总念叨你。”

仝兰芝告诉三哥:“放暑假了,早呢。你快让三嫂来吧,俺也想她了。”

仝兰勤和小芳、小燕玩儿了一会儿,也背着挎包上班去了。

仝兰芝把碗筷洗刷完毕,闷闷不乐地坐到娘的身边。

仝邱氏看闺女愁容满面的样子,说:“姑爷这事做的不对,不管怎么说也该和你商量一下才对。不过呢,在南京整天挨饿受累的,那滋味儿也不好受。姑爷到了东北也说不准会真的比先前好呢?往好里想吧,不管什么日子都是人过的,往前熬吧, 总会好的。”

“娘!俺知道了,走着看吧。”仝兰芝听进了娘的话,心情舒展了许多。她朝门外观察孩子的动静,又看到了刚才的那个身体高大的男人,推着车子准备出门。

仝兰芝疑惑问娘:“娘!那个推车出门的男汉子是谁?刚才俺看见他进了洪姑姑家里,这会准备走了。”

仝邱氏叹口气说:“是你洪姑姑的娘家侄子。解放前他父亲撂下他跑去了台湾,他自己上海开着一家什么公司,也参加公司合营了。最近不知怎么的,被打成右派,回到了高楼镇和姑姑住在一起。唉,怪可怜的。”

后面几天,仝兰芝注意到洪姑姑的侄子每天面无表情地推着一个装粪的大罐子,到镇上去接受劳动改造,和谁都不说话,街坊都叫他洪大罐子。

小芳和小燕有时也会这么叫,妈妈和外婆听见了总会训斥她们俩,让称呼洪大伯。

洪大伯的名字叫洪福源,他也并不介意大家这么叫他。尤其是小芳和小燕,俩个孩子跟前跟后地喊洪大伯!洪大伯时,他有时会停下来,从衣袋里变戏法似地取出几粒花生豆讨小芳和小燕的欢心。

这次暑假回到老家和母亲相聚,是仝兰芝出嫁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 陪伴在母亲身边,和母亲一起纳鞋底,给孩子做准备入冬的棉衣,重温了在母亲身边生活的那种幸福。

兰芝一次又一次的向母亲诉说心中的委屈与不快,母亲总是和颜悦色的劝导闺女:小芳他爸也可能是一时糊涂,听信了他人的花言巧语。好好的日子不过跑到东北去,看着吧,有他受罪的那一天。你一人在家,把家守好,孩子带好,再难的日子总会过去的。你们刚结婚那会,他一走就是四、五年,不也过来了。何况现在还有两个女儿陪着你,有什么难处给娘说,有我们吃的就有你们吃的。

仝兰芝在娘的劝慰下,灰霾的内心透过了一丝光亮,双眸重又放射出青春的光彩。 她抽空到中大街裁缝店里,跟有名的胡裁缝学裁剪。给侄子侄女们学着缝制新衣服。特别是三哥家的俩个双生侄子,都长成半大小子了,穿大姑给做的新衣服别提有多高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