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皇帝来了:我成天幕素材了 > 第10章 史书为重

皇帝来了:我成天幕素材了 第10章 史书为重

作者:淞凉糕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30 06:00:4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我给你说说戏啊

…我先说‘使者觐见’,荆轲上场站定,你说第一句话‘下站者何人’,荆轲说:‘燕国使者荆轲拜见大王’,第二句:‘燕国来降,可有诚意?’荆轲说‘有燕国地图在此’,第三句‘请荆轲呈上来’耶

……没有耶,

……请荆轲呈上来,没有耶……】

弹幕:

“已经开始笑了…”

“秦汉以黑色为贵,哪有这黄马褂”

“秦国尚黑,秦始皇的衣服是玄色。”

“没有耶哈哈哈哈”

“收藏了,当时看这个给我笑岔气了。后来还看了好几遍重播,还跟我爸他们抢遥控器就为了看这个。现在小品是越来越没意思了,打算过年的时候就看收藏夹了”

嬴政看见弹幕:“就是,后世还算有学识之人,玄色多威武霸气,这是寡人最喜爱的颜色。”

【…来来来,各部门注意,饭来了嘛。

来了来了,四个菜一个汤,两个笨鸡蛋都是新下的。

…使者觐见

下蛋者何人?

咔,下什么蛋啊

……站站。

使者觐见。

站着下蛋者何人,跪着下蛋者何人,趴着下蛋者何人。

停,老师,我很像一只鸡嘛?

导演你确实不像鸡,但你这个姿势很像下蛋,导演,有生活啊,趴着下蛋就不怕蛋碎了,站着下蛋‘吧唧’蛋就碎了

……再来一遍

使者觐见

下站者何人?

燕国使者荆轲拜见大王。

燕国来降,可有诚意?

有燕国地图在此。

好只要有燕国地图,朕就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弹幕:

“小学的时候看的,当初看直播的时候笑的肚子疼,第二天重播又看了一遍,满脑子“下蛋者何人”“跪着下蛋者何人””

“这个头当时笑惨了哈哈哈哈…”

“高启盛步伐”

“食者觐见”

“这头套…”

“入戏了”

“附体了”

各时空:

嬴政还是对后世之人魔改他自己感到生气,忍着看下去,但越看脸色越难看,问道:“寡人有那么蠢?”

赵高:“陛下英勇聪慧,那老者怎能演出陛下风姿。”

嬴政心情稍有慰藉,但还是对后世之人不满。

其他各朝:“这是在过家家?”

“这是在唱戏吗?新戏种?”

“后人玩的真花哨…”

“下蛋者何人~”

“这种形式的表演,我朝也可以学习学习,等宴会时放松心情,肯定好看。”

【…有燕国地图在此。

请把荆轲端上来。

是呈。

把荆轲呈好了端上来。

停,老师我不是一只鸡啊,是卖盒饭的。

……开饭了…

还有两句啊…

那是谁统一六国啊?

荆轲啊。

这不胡说八道吗?

我们这部剧新就新在是一部穿越剧……

对不起不演了…

荆轲刺秦王这故事我从小就给你讲,现在给我孙子讲,你们这么拍,一播出来,我孙子还以为我撒谎呢。盒饭做不好顶多拉几天肚子,你们这拍不好就是坑害几代人!】

弹幕:

“王负剑!王负剑!王负剑!”

“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

“讽刺!”

“你这都什么盒饭啊,这是大年三十亲手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我们大家一起吃~饺~子~”

“这才是升华啊!”

各时空:

嬴政听到后面有人为他正名,脸色好看了一点:“这老叟还有点意思,我大秦终六代之力,朕奋斗十年之久,才统一了六国,怼的好,就是胡说八道呢!”

“这盒饭到底是个什么饭,还吃不吃了?”

嬴政想了想还是气不过:“召人修秦史,写的仔细一点,包括习俗、衣物等平常的这些,也要详细记录,到时候寡人要随葬一部秦史。哼,让你们挖寡人的陵墓,还不尊重我朝习俗。”

“看来修史书要抓紧,要不后世该误会我朝了。”

“对,修史重中之重啊,留下史书,将来子孙后代也可了解先祖们的衣食起居、丰功伟绩啊!”

赵高:“陛下英明,就应该多写史书,记录陛下的丰功伟绩,让后世之人瞻仰陛下的风采。”

嬴政听到赵高的马屁回答道:“对~,召人来写史书,多抄录几本,让你们再丑化我,哼…”

刘彻看到这个小品哈哈哈哈的笑着,看着可开心了,但转念一想:“这秦朝皇帝都能被胡乱丑化,那我呢?不行,我得问问太史令史书写的怎么样了?太史令何在啊?”

司马迁:“陛下,臣在。”

刘彻:“你那个史料收集的怎么样了?先皇时期的史料完整吗?还有我朝的资料都有处可寻吗?”

司马迁:“陛下,臣已在收集文景两朝的史料了,进度已过半;我朝的资料是放在太史馆内,已整理完封存了。”

刘彻听着司马迁汇报,点点头道:“史书修的细致一点,不要有歧义了。各方面的资料都要有,尤其是可以推测我朝现实生活的部分。”

李世民在看了半晌小品后,猛然一惊:“秦朝虽年代久远,但有史书留下,却仍被丑化。那朕在玄武门那次…后世会如何说朕呢?”

李世民焦虑了一会儿,企图抹掉那段历史,可想到朝臣是不会同意的,又叹了一口气道:“罢了罢了,当时朕实在别无选择,想来后人会理解朕的。人要向前看,朕要以史为鉴,爱护百姓,发展王朝,做一代明君。”

虽说如此宽慰自己,但李世民在晚上朝臣走后,还是把史馆的官员留下,细细嘱咐道:“朕给你说一下,朕当年玄武门事件的前因后果,你记清楚了,回头放好,待朕百年之后,修史的时候要着重写清楚这事儿。”

赵匡胤也有一样的顾虑,虽说当年在陈桥起义是情势所迫,但后世可不一定会信。故而赵匡胤好好思考了一段时间,终于想到了一个借口——黄袍加身。

赵匡胤随即召来史馆官员,把自己多日想到的故事讲给史官听,为做交换,还答应了史官扩展史官机构,设立了起居院、日历所、编修院、会要所等多重机构,为修史提供一条龙服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