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被短视频轰炸后,老祖宗们惊呆了 > 第156章 苏辙

被短视频轰炸后,老祖宗们惊呆了 第156章 苏辙

作者:月白烟轻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30 14:25:24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寒窗苦读,为的不就是有一番作为吗?

【七十余年真一梦,朝来寿斝儿孙奉,忧患已空无复痛,心不动,此间自有千钧重。早岁文章供世用,中年禅味疑天纵,石塔成时无一缝,谁与共,人间天上随他送。】

【北宋崇宁三年,苏辙一直挂怀的兄长苏轼已经去世了,在经历过位极人臣的荣耀和被贬循州的凄惨之后,苏辙在颖州定居,他过着田园隐逸生活,杜门不出,以读书着述默作参禅为事。】

论开局就听到自己死了,苏轼的心情很复杂,但豁达的性格不会让他多想什么。

人总有一死,他是兄长,走在子由之前,实属正常。

只是天幕这么简简单单的两段话,却交代了很多。

他的弟弟苏辙,曾经辉煌过,也曾经没落过,但不变的是,他仍是自己的弟弟。

就连苏洵对此都没觉得有什么,从未有人能一辈子辉煌,苏辙辉煌过,这就是他的骄傲。

只是,天幕只提及兄弟二人,那他呢?

不会死的太早了吧?

不过也对,儿子都死了,做老子的,还活着?那岂不是成了老妖怪了。

看着父亲和哥哥一样的豁达,苏辙抿了抿唇,心里却在意着,“一直挂怀”是什么意思?

难道兄长与他不在一处?

【苏辙一直被其兄巨大的光环所掩埋,一提苏辙,就必然先介绍他是苏轼的弟弟。】

【甚至连《宋史-苏辙传》也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

苏辙:所以呢?难道说的是假的?

事实上,苏辙并不在意这个,他最在意的是家人,没有什么是比家人更重要的。

他是苏轼的弟弟,这本就是事实。

哪怕是心大豁达的苏轼都知道,如此的话,弟弟就不是单纯的弟弟,不是单纯的苏辙这个人。

而被冠以他苏轼的弟弟这个称呼。

苏轼很不喜欢,哪怕他们兄弟感情好,但是苏轼也不想让弟弟的才华被这样掩盖。

子由本就应该先是他自己!

苏洵:一个人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而事实上,苏辙为文自成一格,政治上的抱负也更大,苏轼苏辙兄弟自幼时起便在一起读书,从未有一日分离。】

苏轼:对,是我亲爱的弟弟!

【17岁那年,苏辙迎来了与史氏的金玉良缘,在妻妾成群的北宋,即使官至宰相,苏辙也未再娶,二人执手走过五十余年光阴,在苏辙被封为魏国共的同时,妻子史氏也得到了楚国太夫人的诰命。】

【他们有三子七女,皆是史氏所出,为了让女儿们风光出嫁,苏辙不惜卖掉在开封城郊买下的良田。】

【他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也是一个好弟弟。】

想起在家中的妻子,苏辙眼中神采飞扬,嘴角缓缓挑起一个笑容。

他与她,本就应该携手走过这一生。

少年时的承诺总让人不敢全然相信,但是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19岁那年,他与哥哥苏轼进京参加礼部会试,在嘉佑二年的激烈竞争中,兄弟二人同登金榜,震惊汴梁。】

“看来这苏家人,自是有才华的。”各朝各代的老祖宗们不否认这样的才华。

但是,有才华的人不少,这苏家兄弟,在官场上做的又怎样呢?

不过想想苏辙其人官至宰相,大概是很好的,就是他的哥哥苏轼,老祖宗们还不知道。

但兄弟二人,应当是差不多才是。

【宦海沉浮和分隔两地让二人对床听雨的约定难以实现。】

“看来是分开了。”

皇帝们不禁想着,这是北宋的人,若是在他们这里,又能迸发出这样的才华吗?

【40岁那年,一场乌台诗案让兄长困顿于冤狱之中,为了挽救兄长,他多方打点关系,在上书皇帝的奏折中他不惜以自己所有官职换取兄长性命。】

【最终,在曹太后、王安石等人的多方求情下,苏轼终于获救。】

看到这里,老祖宗们不禁感慨,这兄弟二人之间的感情确实是好。

作为弟弟,竟然愿意用自己多年的努力换兄长的性命。

老祖宗们觉得有些羡慕,但是谁也不说,这样纯粹的兄弟情,他们大部分人是没有的。

【兄长被贬到远方的黄州,苏辙自己也受到了牵连,五年不得升迁。】

“不知道这位名叫苏辙的人,是否会后悔?”有人为他感到惋惜,这可是五年啊!

一个人有多少个五年,稍有不慎,甚至五年内死了都有可能。

可难道要怪苏轼吗?

不说老祖宗们没有立场,就是苏辙自己,怕是都觉得庆幸,用这样一个惩罚换回了自己哥哥的命,怕是会觉得很划算吧?

【在这样的境遇下,二人一有机会仍然以团聚为乐,三年后,苏辙沿赣水至黄州与苏轼相聚,一道游览黄州的山水。】

【苏轼写给弟弟的永远是最好的诗句,而与兄长相聚就是苏辙最大的快乐。】

【元丰八年的夏天,苏辙卧病在床,焦急的兄长不断写信问候,直到秋天苏辙病愈了,兄长才打消了直奔探看的想法。】

【此后又是十余年的春生秋落,苏辙最后一次见到苏轼是在海滨的诀别。】

【四年后,苏轼在常州去世了,苏辙得知后,在悲痛中为其撰写祭文,将苏轼的家小安顿到自己家中。】

【兄长去世后,苏辙闭门谢客,在默坐参禅中度过了余生。】

“这么说,他们兄弟两个,自打入了官场,见面的机会可不多啊。”

没有人喜欢这样的感觉,但是身不由己,老祖宗们也能理解兄弟二人的感受。

“哼,不过是远香近臭罢了。”在他看来,要是这两兄弟一辈子都待在一起,怕是也会沦落到互相嫌弃的地步。

旁人看着他,无奈摇头。

谁都知道,这人也有这么一个兄弟,曾经他们兄弟也如同苏家兄弟一样好。

但是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只是世事无常,不说罢。

【公元1112年,苏辙去世,享年74岁,葬于郏县苏轼的墓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