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下文学 > 科幻 > 首辅 > 第196章 想要闹事的凤阳遗老(月票加更920)

首辅 第196章 想要闹事的凤阳遗老(月票加更920)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01 00:48:39 来源:2mcnn
提示:若标题与内容不符,左下方点击“换源”,切换其它源即可解决。

浏一览一器一A一P一P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章一节一显一示一不一全一请一退一出一阅一读一模一式一查一看一完一整一章一节一内一容。

第196章 想要闹事的凤阳遗老(月票加更9/20)

考成法推行的如火如荼,甭管是张居正分到的应天三府,还是陆远负责的凤阳三府,明面上来看,无不进展顺利。

但一种新的改革措施的诞生,注定不可能全是拥趸,改革所带来的矛盾也是必然存在的。

不过令陆远没想到的是,他本以为会是应天三府这些富庶的地方先闹出矛盾,却没想到却是凤阳府。

提起凤阳府,那就要先介绍一下凤阳的情况。

凤阳是大明朝的祖地,也就是朱元璋和他媳妇马皇后的老家。

马皇后的老家在凤阳府宿县,朱元璋则是凤阳县。

大明朝开国之后,凤阳被封为中都,一度也曾被考虑过成为大明朝的首都,可很快这个考虑就因为现实而放弃。

倒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凤阳地处淮河平原,是真正的无险可守。

要说穷,都是农耕经济时代,凤阳府还真不穷。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明朝初期,因为这里是祖地,所以明政府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治理淮河水患,开挖下游支流河渠使其连同长江,长江潮流倒入淮河,灌田万顷。

明初时期,凤阳府有田六百万亩,比松江还要多,户口也并不稠密,这里也当的上一句鱼米之乡。

可等到正统年后,黄河水患严重,淮河又正好是黄河南泛区,随着黄河水的冲积,导致淮河水道逐渐拥塞,水面也越来越高,最终泛滥成灾。

一个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的区域,还能富得了吗?

因此,等到了嘉靖朝,凤阳就已经穷的叮当响了。

不过老百姓的穷并不影响这里的官绅,毕竟是祖地,每年朝廷都要拨款。

少则三万两,多则五万两,从朱元璋建国到如今年年都有,是常例钱。

就算到了崇祯末,崇祯皇帝都穷的快要光屁股了,朝廷也没停止给凤阳拨款,凤阳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陆远考成法改革,鼓励地方官员要绞尽脑汁想办法发展民生经济,知府朱臻也确实动过脑子,可回到凤阳,他放屁都不响。

比他牛的人太多了。

比如马皇后娘家那一支的徐王,徐王一支虽然没有子嗣承爵,可娘家人武氏还活着,因此朱元璋在这里为马皇后建了一个宗祠,使马皇后娘舅家后人于此世代奉祭,有品轶的。

后来到了朱老四时期,朱棣每次从南京北上都要来这里祭祀,又连续加封武氏为佥事、指挥使、镇抚。

属于是官不大,但跟皇帝家的联系深。

从朱元璋到马皇后,开国帝后的祖宗陵寝都在这个地方,因此朱臻这个知府能排到什么位置?

随便拎出来一个,不是宗亲就是国戚。

不说这些皇亲国戚,凤阳还有个巡抚呢。

挂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三品,对标顺天、应天巡抚。

所以朱臻想要干事之前,还得先请示头上这位巡抚何鳌。

“考成法?我大明祖宗成法中就没有这种法。”

何鳌是正德年进士,如今已是六十高龄,人老思想也老,之前在江西做左布政使,才刚刚调任凤阳巡抚一年,在江西做官,自然和严嵩也有些联系,只是没想到严嵩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这让何鳌心情也很抑郁。

而朱臻说出的事也让何老头更加不爽。

怎么个意思,评分最低还要罢官?

谁给你陆远这种权力!

“老夫要上疏,弹劾这个陆远。”

何鳌将凤阳一群皇亲国戚召集一堂,义正言辞的说道:“他陆远今天敢擅加私法,明日就敢藐视祖宗,莫看他是吏部天官,老夫也不惧他。”

一屋子的老头和陆远都不熟,但对考成法很抵触。

要清户、要清田,还要重新登记税户才能经营,那还怎么继续吸老百姓的血?

最让这些人无法接受的事莫过于朱臻的那句话。

“朝廷年年都有给凤阳拨款,这笔银子朱某打算拿出来修修淮河大堤,疏浚淮河上游的河道,这些年黄患严重,河道拥塞导致水灾不断,若是能疏浚河道,重新引出一条支流分流黄河的冲积,淮河复宁,可以造福多少百姓。”

大家可全指望朝廷一年这几万两银子吃饭潇洒呢,你现在要全拿出来修河道?

不行,坚决不行!

因此何鳌一说要弹劾,这些人无不开口支持。

“没错,确实要弹劾这个陆远,他如此藐视祖宗成法,岂是为人臣所该干的事,此贼狼子野心,不可不惩戒之。”

“说得好,上疏弹劾。”

“给宗人府写奏疏。”

“直接找镇守太监李公公,让他转呈司礼监,直达御前。”

一群人各说各话,但也能看出都有直达天听的门路。

眼见着满堂群情激奋,朱臻叹出了一口气。

“何抚台,各位贤公,陆少傅这么做,也是为了整肃吏治,这些年吏治确实是有些倾颓,我大明朝也确实是一日比一日困难,少傅有匡保社稷之心、报效朝廷之责、治国安民之才,我等应该予以支持才是。”

“支持?”何鳌眼神一瞪:“支持他目无纲纪?支持他藐视国法吗?朱知府你莫要忘了,你世受太祖成祖之恩,辈辈承袭祖宗荫德,岂能替这种人说话!”

一搬出祖宗来,朱臻就没了话说,怅然一叹沉默下来。

片刻后才起身。

“若是各位执意上疏弹劾,那请恕在下不能奉陪,各位请便吧。”

言罢作揖便走,何鳌在其身后怒斥。

“朱知府若是就这般畏惧强权一走了之,老夫等人参劾奏本上,怕是要多一个名字了。”

朱臻由是转身去看,面容平静说道。

“那就请何抚台自便吧,不过朱某必须要说一句,朱某身为知府,朝廷拨款的银子,只有朱某有权动用,这些年府库银仅剩不足十万两,这银子都去了哪里,朱某有数,各位也有数,若真是想吵闹到御前,朱某奉陪便是。”

话音落下,甩袖离开。

“世受朝廷之恩,却不思扶保社稷,真是奸臣贼子。”

见到朱臻离去,何鳌气的顿足大骂:“列祖列宗啊,你们看到了吗,你们的恩泽俸禄就养了这么一群狼子野心的人啊。”

凤阳指挥使武敬谦赶忙拦了一句:“何抚台息怒,咱们要参劾的只是那陆远,同着朱知府并没有太多关联。”

他是真怕朱臻急了眼,真和在座各位来个鱼死网破。

所以还是留点面子的好。

何鳌冷哼一声。

“老夫一生铮铮,何惧之有。”

末了,恨恨道:“也罢,看在武将军的面子上,今日便先不与朱臻计较,且先上疏,参倒陆远才是。”

“说的对,先把那陆远参倒。”

一群老头纷纷附和。

这场面实在是让人嘲笑。

参倒陆远?

呵呵!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